高健
福建省南平市分行
行長
跨越2700公里,從祖國的東北到東南;歷經22載,從花信年華到不惑之年。她始終堅定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信念,保持追求卓越、實干擔當的奮斗姿態。她先后被評為總行“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干部”“四優信貸管理標兵”,榮獲“福建省金融青年五四獎章”“首屆福建十大杰出金融青年”等稱號。她,就是福建省南平市分行行長高健。在她的帶領下,兩年來,南平市分行項目儲備量增長269.23%;貸款余額從76.87億元增長到102.92億元,創歷史新高;引存各類非貸資金84.08億元,在全省系統保持第一位。
忠誠擔當的奮斗底色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是她對工作的極致追求。2007年,農發行獲準開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對于當時的福建省分行來說,這是一項全新業務,沒有模板、先例可供參考。她主動請纓,夙興夜寐把準吃透政策制度,從專業合規角度提出項目評估的合理化意見,為后續項目貸款規范審查提供了參考樣本。2014年,面對基層行信貸管理不規范的現狀,她主動下沉調研,耗時4個月,與處內同事共同編撰20余萬字的《貸款流程管理規范化操作指引》,得到總行高度肯定,并在全系統推廣。2019年,針對信貸制度查閱不便的問題,她組織匯編《信貸制度手冊》《征信管理制度手冊》,推動信貸制度從“碎片化”轉為“系統化”。在信貸管理條線工作14年間,她審查各類信貸業務多達1203筆、實現項目落地523億元。在她的推動引領下,福建省分行信貸管理處榮獲“全國金融先鋒號”、總行“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銳意創新的不懈追求
歷經多年磨礪積累,2020年,她接到了新的任務——擔任南平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南平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弱,“項目規模小、融資需求少”特征明顯,要與全省系統同步發展,必須付出“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超常努力。她一到任,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在一個月時間里,跑遍了南平轄內10個縣市區的政府和企業。面對項目儲備少、發展動能弱的現狀,她堅定了“創新促發展、營銷挖潛力”的思路。她帶領團隊首創提出采用國際林業碳匯(VCS)收益權質押的方式,組織投放全國農發行系統首筆“碳匯貸”;根據松溪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通過土地整治實現規模化種植的特點,創新提出將規模化經營種植收益納入企業綜合收益作為還款來源,組織投放全省系統首筆采用“農地+產業導入”模式的農地業務貸款。為破解業務發展難題,她以身作則擔起“首席營銷員”職責,經常一天跑三四個縣市,往返閩北山區幾百公里,以不間斷的高頻營銷、感情營銷,和政府、企業負責人成為“知心朋友”,真正做到想客戶之想、急客戶之急、解客戶之難。
2021年2月4日,她接到某地方國企負責人的緊急電話:某項目前期已墊付大量工程款,但有1.2億元農民工工資尚未支付,此時臨近春節僅剩6天時間。她深感責任重大,連夜驅車趕往省分行,溝通推進項目進度,同時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督促落實貸前條件。最終,市分行于2月9日成功投放該項目貸款,讓農民工在節前領到了工資,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就這樣,高健和同事們憑借真誠、專業和高效的金融服務,推動農發行成為南平市項目融資合作的“首選銀行”。
愛行如家的真情寫照
高健始終把職業當事業、視使命如生命。她常說:“農發行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飲水思源、愛崗愛行的感恩之心。”她堅持黨建領航,提出市分行“三提升四聯動五到位”黨建工作指導意見,出臺全面從嚴治行實施方案,促進干部員工轉變作風、提振精氣神,全轄先后有14人次、3個黨支部獲總行及省分行榮譽表彰。她時刻把員工利益放在心里,盡心盡力解決員工困難,組織建立“女職工關愛室”,開展親子育兒、心理疏導、家風家教等活動,切實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身為交流干部,高健時刻牽掛著就讀高中的孩子和異地工作的丈夫,雖無法朝夕相伴,但她盡量通過電話、視頻的方式關心他們。每次回家探望,她都不顧自己旅途的辛勞,精心準備一桌飯菜,表達對家人的歉疚與深情。她牽掛著遠在吉林的父母,每次看到視頻中癱瘓在床的母親和日益消瘦的父親,歸鄉的思緒都會像驟雨般襲來,但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只匆匆回去過兩次。高健就像一塊“海綿”,努力擠壓自己,全心全意服務“大家”、也盡心盡力照顧“小家”。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農發行人心懷家國、敬業奉獻的大愛和擔當。
供稿 | 福建省分行
作者 | 許明 李華郁
編輯 | 張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