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分行以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緊緊圍繞新時代魚米之鄉和高水平農業強省建設持續發力,在做好“地、綠、產”三篇文章基礎上,著力打造服務全域地、高標田、傳統村、新能源、EOD、大項目“六張名片”,繪就江蘇鄉村振興美麗藍圖。去年以來,投放產業客戶和鄉村振興條線各類貸款868億元,同比多投316億元,余額站上2200億元臺階,較2024年年初凈增611億元,增幅38%。
整治全域地,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圖”。將全域整治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與省自然資源廳深化合作,采取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全面推進“三步走”策略,全力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全域整治工作。2024年成功落地全省金融系統首單自然資源部整縣域推進全域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在自然資源部第二批發布的15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中,3個江蘇項目均由江蘇分行支持。2020年以來,累計支持國家及江蘇省批復實施的全域試點項目18個、占比50%,投放貸款78億元;累計整理耕地30萬畝、新增耕地3萬畝,推動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
建設高標田,完善土地利用“豐產圖”。聚焦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以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田生態為目標,提前介入項目規劃,加大營銷支持力度。2016年以來,先后支持大豐、啟東、睢寧等44個縣區新建及提升改造高標準農田逾300萬畝,支持南通、無錫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3年成功落地省內首個整地市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項目,實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經營,提升糧食畝均產能。通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土地流轉收入等方式,有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保護傳統村,繪制富民安居“效果圖”。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專項營銷,支持農村區域零散單個的鄉村風貌提升、農耕文化傳承保護、特色資源活化利用等項目整體推進。推出“蘇鄉貸”專項產品,為全省符合條件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提供專項信貸支持。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貸款110億元支持住建部、省住建廳名單內傳統村落57個、集中連片保護示范區3個。在宜興開展先行先試,2024年成功落地全省金融系統首單住建部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區項目,“宜興做法”入選住建部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清單,成功打造集中連片保護示范樣板。
▲宜興丁蜀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
拓展新能源,探索綠色發展“路線圖”。積極對接全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國家能源局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地區項目,圍繞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消納存儲及配套設施建設,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持清潔能源發展。2024年以來,投放貸款106億元支持農村清潔能源項目57個,其中,支持名單內試點地區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41個。支持海上風電、生物質能、熱電聯產等清潔能源開發,推動農村清潔能源實現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單一到全產業鏈發展。
發展EOD,打造聯動開發“施工圖”。與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大EOD項目服務對接力度。通過產業鏈延伸、組合開發等方式,將生態環境整治與關聯產業開發聯動實施、統籌推進,實現“以生態治理提升產業收益、以產業增值反哺生態投入”良性循環。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鄉村產業”深度融合新模式,2023年成功落地全省金融系統首單國家庫EOD項目。2023年以來,累計授信186億元支持國家庫、省庫EOD項目15個,其中省庫項目支持覆蓋率達到50%。
▲泰興經濟開發區長江岸線治理修復與產業轉型綜合開發(EOD)項目
推進大項目,展現鄉村振興“實景圖”。與省農業農村廳密切溝通,及時掌握重大項目清單和融資需求,圍繞設施農業、冷鏈物流、種業振興等重點領域,加強營銷對接。為支農效果好、服務影響力大的重點客戶和重大項目積極申報總行“兩重清單”,在利率、期限、擔保方式等方面爭取差異化信貸政策,助推重大項目盡早落地見效。支持2024年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7個,其中支持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24個,貸款投放超過40億元,居全省金融系統前列,有效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骨干和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