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張掖市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抓手,在全省金融系統中率先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政策性金融支持張掖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實施意見,創新推出21條優惠政策“大禮包”,依托張掖市“一區五縣”特色產業優勢,繪就“一縣一品”鄉村振興新圖景。2023年示范區創建以來,甘肅分行向示范區累放各項貸款67.67億元,投放額和凈增額均居張掖市金融同業首位。在人民銀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甘肅省分行和張掖市分行分別連續四年獲得省級和市級“優秀檔第一名”。在全省第一批“萬企興萬村”甘肅行動典型金融機構認定中,甘肅分行及張掖市分行均入選。
圍繞種業和生態安全,打造綠色發展樣板。聚焦張掖區域內制種企業和基地優勢,依托一體化經營模式,今年以來,累計投放貸款4.23億元,支持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玉米種子產業園建設,助力打造年加工能力5億公斤、年產值百億元的“種業航母”和全國玉米種子產業“育繁推、產加銷”一體化新高地。圍繞張掖打造5.66萬畝儲備林目標,多方調研探索生態補償機制,2021年審批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貸款8.97億元,并于2022年投放全省首筆5億元,開創全省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先河,入選2021年全省十大金融事件。
▲甘州區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
緊扣“兩藏”戰略,打造種業振興樣板。探索運用“高標準農田+”模式,2021年審批臨澤縣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項目7億元,農業農村部將其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借鑒。今年以來,向臨澤縣耕地整理開發及農田水利設施增效擴容項目投放貸款1.45億元,加速推進種子基地建設,助力種業提質增效。
▲臨澤縣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及種子產業園改造提升項目
依托新能源基地建設,打造清潔能源樣板。結合高臺縣域實際,依托國家新能源建設發展契機和縣域新能源項目建設地域優勢,緊扣“十四五”第二批新能源項目及配套產業建設,第一時間對接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超前謀劃、提前介入,開展靶向營銷,探索“以投促貸、以貸引投、投貸結合”的金融服務思路,充分利用總行出臺的差異化政策,從準入、辦貸手續和貸款利率定價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2023年以來,累計向高臺縣投放新能源類貸款7.74億元,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國家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
緊盯城鄉協調發展,打造民生保障樣板。搶抓山丹生態宜居特色村莊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契機,暢通銀政企溝通協作機制,形成“省級分行包設計,市縣行主服務”的營銷培育模式,政銀同向發力解決擔保、現金流等難點、堵點問題,2023年以來,累計向山丹縣投放農村基礎設施貸款4.51億元,重點推進村鎮風貌改造和基礎設施提升。
依托產城融合發展,打造生態避險搬遷樣板。結合民樂縣“小縣大城”“小村大鎮”發展格局,探索推出“平臺公司總擔保、資產抵押和權益質押組合保、農村土地三權保、企業股東及關系人簽字保”融資模式,2023年以來,累計投放貸款9.48億元,幫助高海拔地區農戶遷出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提供高質量的安置住房和生活設施,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從根本上緩解祁連山淺山區生態壓力,加速民樂縣“以搬促產、以產促城、以城興業”產城融合進程。2023年,甘肅分行支持的地質災害搬遷項目入選國家地震局典型案例。
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美麗鄉村升級樣板。立足全省“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成功創建省級“和美鄉村”7個、市級“和美鄉村”12個,緊盯肅南縣情實際,深入實施“文旅興縣”行動,2023年以來,累計投放1.4億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貸款,支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文殊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建設項目和肅南縣大河鄉西岔河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項目,助推生態環保和基礎設施提升結合、人居環境改善與產業帶動致富結合,成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特色產業發展的成功實踐。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文殊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