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是“紅色貴州”的恢弘序幕,是中央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的第一站,在這里,紅軍足跡遍布轄內大部分縣市,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貴州省黔東南州分行大力傳承發揚 “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聚焦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基礎設施補短板、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以源源不斷的政策性金融“活水”潤澤黔東南這塊紅色沃土。今年以來,該行累計投放貸款26.04億元,為建設倉廩實、生態美、農民富的錦繡黔東南貢獻力量。
倉廩實 護糧安
初夏時節,黔東南岑鞏縣制種水稻陸續進入移栽期,在岑鞏縣注溪鎮周坪村雜交水稻種植基地,犁田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村民們紛紛忙著插秧作業,稻田間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都是附近村民,來幫助制種公司移栽秧苗,每天有120元的務工收入,我家有4畝田通過土地流轉到村級合作社,每年還有2000元的租金收入,比起之前自己種田劃算太多了。”務工村民激動地說道。
▲制種基地里農民們正在移栽秧苗
今年以來,黔東南州分行圍繞服務“藏糧于地、藏糧于地”戰略,向岑鞏縣雜交水稻“育繁推”一體化項目投放貸款9000萬元。該項目按照“1+M+N”模式實施,即1個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對應選擇M家龍頭企業與N個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合作,通過土地流轉、制種基地建設、返租倒包和訂單生產等方式,有序開展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加工、銷售等業務,全力發展好糧食“芯片”的同時,實現農地增產農民增收。
生態美 百姓安
黔東南州分行聚焦革命老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助力補齊縣域垃圾、污水處理等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短板,筑牢生態屏障,切實提升革命老區百姓生活幸福感。
▲該行信貸支持的從江縣污水處理項目
從江縣地處都柳江上游,縣內共有大小河流87條,是縣域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重點區域。黔東南州分行立足從江縣鄉鎮普遍缺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實際,與當地共同謀劃實施從江污水處理項目。截至目前,該行累計向該項目放款1.7億元,支持從江縣內16座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建成后,污水處理廠排放的達標廢水將極大地減少污水直排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有效提升水體質量,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
今年以來,黔東南州分行累計投放綠色貸款20.25億元,支持國家儲備林、污水處理、土地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項目建設,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農民富 產業興
日前,各類時令水果陸續上市,被譽為“水果皇后”的藍莓也搶鮮上市,麻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的藍莓迎來了成熟季。在藍莓基地里,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工人們正忙于采摘,滿眼清翠的果園迎來初夏的豐收季。“這兩天開始成熟了,每天能摘四五十斤,成熟后每天能摘到上百斤。”在園內務工的宣威鎮卡烏村村民介紹道。
▲麻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工人采摘藍莓
“一顆小藍莓帶富一方百姓”,這是麻江縣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動寫照。黔東南州分行立足特色產業規模化、特色化發展,獲批2.7億元產業扶貧貸款支持麻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目前已實現投放1.9億元。該行通過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帶動,把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四方利益緊密有效結合,今年以來,累計發放產業類貸款7.21億元,支持茶葉、麻鴨、藍莓、中藥材等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助力廣大農民增產增收。
站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眺望黔東南希望的田野,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的幸福畫卷正在漸次鋪展……
供稿 | 貴州省分行
作者 | 李麗娟
編輯 | 夏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