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面對疫情反復、災情多發等嚴峻復雜形勢,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黨史學習教育為牽引,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全年累放各類貸款2.34萬億元,年末貸款余額6.6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500億元,增幅8.96%,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堅持把抓好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精心組織實施,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環環壓實責任,把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一貫到底、落到實處。成立841個巡回指導組,開展督導工作2500余次,有力保障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
二是堅持學悟統一。堅持把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央重要會議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必讀書目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潛心自學、領導領學、培訓導學、集體研學、青年跟學等多種方式,深學黨的創新理論,感悟思想偉力,引導黨員干部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全行各級黨組織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3526次,各級領導干部講專題黨課9172人次;開展線上線下培訓33780場次,邀請專家輔導1487人次,累計參訓313293人次;基層黨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3446次,查擺問題1.5萬余項,已整改1.47萬余項;利用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等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學6321場次,參加人員86925人次。
三是辦好民生實事。緊密聯系“三農”需求,緊扣職責任務,突出開展惠農富農、客戶服務提升、服務鄉村振興、履行社會責任、為基層減負、關愛員工暖心“六大行動”,列清單、出真招,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總行行領導先后分赴31個省級分行并延伸到市縣行了解基層情況、傾聽基層需求,各分支機構累計開展大調研、大走訪2.1萬余次。全系統確立辦實事項目22485件,已完成22479件,完成率99.97%,有效解決了很多以前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在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持之以恒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行上下政治覺悟、理論素養有力提升,歷史自信、歷史自覺明顯增強,宗旨意識、為民理念更加牢固,黨的領導全面加強。
▲河南蘭考縣支行支持的國家儲備林項目
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進一步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一是堅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棉收儲政策,統籌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創新訂單貸、競拍貸、保值貸等糧食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支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投放糧棉油貸款7130億元、同比多放1344億元,支持糧食收購量占全社會收購量的67%、棉花收購量占生產總量的62%。投貸聯動支持打好種業翻身仗,投放種業貸款142億元,種業投資金額78億元。大力支持“菜籃子”工程建設,累放生豬全產業鏈貸款293億元,促進肉、蛋、奶、糖、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保供穩價。
二是全力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金融系統率先出臺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推出31條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差異化措施,投放鞏固銜接貸款5982億元。其中,投放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貸款671億元,助力搬遷群眾穩就業、創增收。深化融資、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體”幫扶機制,超額完成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目標任務。會同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圍繞11個具體事項深入開展合作;與全國工商聯簽訂“萬企興萬村”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凝聚幫扶合力。
三是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工程、農業科技創新等,累放農地類貸款1448億元、農業科技貸款267億元,助力提升耕地質量和綜合產能,夯實糧食安全的土地根基。大力支持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投放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716億元,打通城鄉循環通道。根據各地不同資源稟賦,積極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打造現代鄉村富民產業。
四是著力支持農業農村建設。聚焦鄉村建設行動,投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貸款1696億元、農村路網貸款488億元,持續加大對農村改廁、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好農村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讓農民生產生活更加便捷便利。圍繞服務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支持城鄉一體化、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投放城鄉一體化貸款3903億元,補齊縣域短板弱項。積極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和農田水利建設,投放水利貸款1274億元,居銀行同業首位。
五是突出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圍繞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制定支持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專項意見,進一步健全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政策體系。加大對內蒙古、山西等10個商業性金融供給不足省區的支持力度,年末10省區貸款比年初增加1812億元,占全行凈增額的32.95%。
六是積極支持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圍繞“雙碳”目標出臺高質量服務生態文明建設37條措施,積極支持持降污、減碳、固碳等項目建設,積極打造“綠色銀行”特色品牌。全年投放綠色貸款4009億元,年末綠色貸款余額11714億元、比年初增長38.06%。全年投放長江大保護貸款2566億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貸款819億元,齊心協力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貴州錦屏縣支行支持建設的多彩田園
積極創新拓展服務手段 不斷提升履職支農水平
主動適應“三農”需求新特點新變化,豐富拓展服務手段,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大力推動涉農直接融資。精準對接農村直接融資需求,穩步推進重點建設基金、股權投資業務,著力打造農業政策性投資平臺,參股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農業再保險公司和省級擔保公司,為拓寬農村融資渠道,穩定經濟增長作出突出貢獻。
二是全力服務農業國際循環。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優化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在積極支持農業“走出去”的同時,大力支持緊缺農產品進口,全年國際結算量突破20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支持大豆、棉花進口量分別占全國進口量的16%、18%,有效助力農業發展雙向貿易和投資,促進農業國際循環健康暢通。
三是廣泛引導社會資金回流反哺“三農”。努力拓展支農資金來源渠道和規模,有效降低籌資成本,增強優惠支農能力。全年新發行境內外債券1.65萬億元,加權發行利率3.05%,達到近年來最低水平;大力實施存款優化工程,對公存款日均余額站穩1.2萬億元;積極爭取央行資金支持,申領PSL、扶貧、碳減排支持工具等專項再貸款,再貸款余額5719億元。
四是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向20897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719億元,余額254億元,較年初增長32.12%。堅持優惠支農、讓利于農,新放貸款平均利率4.59%,比金融同業平均利率低76BP,極大緩解了“三農”領域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新疆奎屯市支行支持的奎屯市潤民河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項目
深化改革強化風控 現代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以改革創新激發動力活力,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持續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是堅持不懈深化改革。持續推動農發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落實落地,積極配合做好新一輪政策性金融改革,深入推進兩類業務分類管理、分賬核算。縱深推進內部“八項改革”,現代銀行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推進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和流程創新,創新實施“八大工程”,努力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三是嚴格防控各類風險。堅持把防控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前瞻性防控、系統性管理、結構性施策,筑牢風險防控“三道防線”,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不良貸款率0.36%,與年初持平,維持在歷史低位。
2022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奮力書寫農發行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 | 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