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四川省綿陽市分行以服務鄉村振興統攬工作全局,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主動融入綿陽“五市戰略”,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投放貸款105億元,貸款余額385億元,不斷擦亮“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四個銀行特色品牌形象。
做優“糧食銀行”品牌,助力農民更富
正值秋糧收購時節,在綿陽市糧油集團收購現場,農民的售糧車絡繹不絕,金黃色的稻谷傾瀉而出,空氣里彌漫著糧食香味。“有了農發行信貸資金的支持,我們才能順利完成秋糧收購,確保糧食顆粒歸倉。”該集團相關負責人講道。
為切實發揮糧油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做好夏糧、秋糧收購資金的供應保障,綿陽分行提前拜訪政府部門,掌握全區稻谷種植情況;走進田間地頭,查看糧食作物生長形勢;深入糧油企業,了解資金需求情況,為收購資金盡早發放、足額供應做足準備,確保種糧農民的“好收成”變成“好收入”。
近年來,綿陽分行始終將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連續四年實現全省系統內夏糧收購貸款首筆投放。今年以來,累放貸款超過2億元支持糧油收購,充分發揮服務糧食安全金融主力軍作用。同時,緊緊圍繞綿陽市建設全國種業強市戰略部署,累放貸款6200萬元,支持梓潼水稻、安州水稻、游仙種蔬等優勢種業發展。
▲綿陽市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糧食收購現場
做強“農地銀行”品牌,助力農業更強
在綿陽市三臺縣西平鎮,一片片平整的土地像鋪在大地上的棋盤,阡陌縱橫、開闊平坦,田間隨處可見辛勤耕作的農民。“多虧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讓村子環境越來越好!以前我在外打工,每年很難回一趟家,現在光靠種糧食就能有不錯收入,再也不用背井離鄉。”談起西平鎮的變化,核桃溝村村民劉大哥感慨道。
作為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三臺縣西平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在農發行13.5億元金融活水的精準澆灌下,將充分發揮土地整治“1+N”綜合效應,帶動農業產業升級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通過農業產業園、大米加工中心、良種培育中心等產業設施建設投產,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修繕西平鎮鵝落山寨、陳氏宗祠、湖廣館等文物建筑,打造保護鄉村文化基因的典范,助力鄉村旅游成為西平鎮共富路上的“好風景”。
今年以來,綿陽分行緊緊圍繞土地做文章,不斷探索“農地+N”新業態,延伸服務鏈條,拓寬服務領域,累放農地貸款19億元,有效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木龍觀紅蘿卜、三臺麥冬、鹽亭蛋雞等特色產業發展。
▲三臺縣西平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
做大“水利銀行”品牌,助力鄉村更好
“以前我們這一片時不時就停水,生活很不方便。現在重新鋪管網、換新水表,每天都能喝上新鮮水。”永勝鎮村民張大爺贊不絕口。
近年來,隨著供水管網老化嚴重,江油市沉文片區水壓不足,百姓生活用水難、水質差等問題嚴重。綿陽分行緊跟當地決策部署,主動加強政銀企溝通,采取“農發基礎設施基金+項目貸款”相結合方式提供專業金融服務。今年以來,累放貸款1.5億元,支持江油市沉文供水站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覆蓋江油市18個鄉鎮96個村,解決32.78萬人農村飲水問題。同時,引入智慧水務平臺,全流程監控供水、有效降低制水成本,進一步提升水源儲備能力,降低突發性緊急情況下的鄉鎮供水風險,切實保障廣大群眾飲水安全。
近年來,綿陽分行持續實施服務長江大保護戰略,圍繞涪江生態保護整治,聚焦農村飲用水安全、水網建設、水污染治理,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支持力度。今年以來,累放水利建設貸款18億元,大力支持各縣區防洪筑堤、安全飲水、景觀升級,助力北川、平武等受災地區恢復重建。
▲江油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
做靚“綠色銀行”品牌,助力生態更美
“我縣縣內現有大熊貓335只,約占世界野生大熊貓數量的20%,是名副其實的‘熊貓故鄉’。”平武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素有“天下大熊貓第一縣”之稱的平武縣,如何加強國儲林建設、維護大熊貓棲息地,成為當地政府高質量推動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關注點。綿陽分行牢牢把握“保護為先、全域全程”理念,制定“林業+文旅”融合方案,通過“銀行+政府+國有公司+林戶”模式,成功投放貸款2.9億元,支持平武縣10萬余畝林地建設,同時打造集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為一體的產業模式,創造村民宜居宜業良好環境,實現既要“綠起來”又要“富起來”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近年來,綿陽分行緊緊圍繞綿陽生態美市戰略,不斷探索綠色金融服務模式,截至9月末,綠色貸款余額95億元,較年初增長61.45%。今年以來,支持國儲林項目投放貸款15億元,實現轄內6個機構支持國儲林項目全覆蓋,以政策性金融力量助力綠色發展,厚植生態發展底色,共繪綠水青山底色。
▲平武縣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