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形勝,錢塘自古繁華。俯瞰之江大地,青山逶迤,綠水瀲滟,錯落別致的庭院洋房、整潔干凈的鄉村道路、功能完善的文化禮堂……綠水青山之間的浙江各地農村,正照著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模樣裝扮自己,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人民神往的“詩與遠方”,一幅美美與共的共同富裕畫卷正徐徐鋪展。
傾力服務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和積極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省分行持續擦亮“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四大品牌,著力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示范引領作用,勇擔支持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重任。“十三五”以來,累計投放各類貸款逾2800億元,在“浙”里,農發行人參與并見證共富路上生動而又鮮活的模樣。
服務糧食安全 擦亮“糧食銀行”品牌
眼下正值夏糧收購的關鍵時期,走進中儲糧寧波直屬庫倉儲庫點,當地種糧農戶正排隊等待糧食稱重過磅。在這里,當季新糧放置十余天后,經剝谷機、輸送機的初步加工,傳送入倉并進行集中儲存。不遠處的糧食運輸機上,黃澄澄的稻谷堆放得滿滿當當。
“我們園區采用‘互聯網+智慧倉儲’模式,以數據中心為載體、大數據平臺為支撐,加快糧食流通和供應鏈升級,以現代物流體系帶動提升糧食倉儲能力,切實助力種糧農戶增收致富。”中儲糧寧波直屬庫負責人舒滿夫說,“農發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我們開辟綠色通道,貸款資金及時到位,保證糧庫供應,為快捷物流、保供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無愧于‘糧食銀行’的責任與擔當。”
浙江分行始終聚焦主責主業,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推進糧棉油信貸高質量轉型發展。該行在全省糧油收購市場份額長期維持在80%以上,供應市場份額達60%以上。
▲糧食集團異地代儲庫
支持現代農業 擦亮“農地銀行”品牌
如今,嘉興秀洲區火炬村的村民告別田耕生活,轉身住進火炬花苑的電梯房,成了不折不扣的“城里人”。這一切,都要從2018年浙江分行金融支持嘉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說起。
4年前,嘉興市政府出臺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行動方案,力圖通過創新土地制度供給和要素保障優化農業生產生活。浙江分行積極對接,全面謀劃農地文章,與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發文共同推進嘉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確立該行在嘉興市農地信貸主辦行地位,并先后與海寧、嘉善等地政府簽訂專項合作框架協議。
火炬村的村民在搬進火炬花苑后,當地還引進了五芳齋集團旗下的種業公司,在村子周圍打造了一片新型現代農業產業聚集帶,村民外出務工再也不用“背井離鄉”了。“農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從理論照進現實,打造了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樣板。
“沒想到以前閑置的農村土地也能給我們帶來收益。”火炬村的王阿姨滿心歡喜。他們一家人原本都在外務工,家里的一畝多土地一直閑置,在農發行支持當地土地流轉、集并后,他們一家不僅住上了現代化公寓樓,還多分了一套房屋用來出租,村集體也將土地流轉的費用穩定返還給她,最近大兒子一家也在火炬村附近的現代農業企業中找到了滿意的工作。洋溢在村民臉上的喜悅,映射出農業農村農民互促共富的鮮活景象。
▲嘉善縣支行支持的全省首個大云全域土地整治項目
在農發行“綠金活水”的澆灌下,“農地換空間”的神奇故事在浙北平原一次次上演。在“中國棒球第一村”——嘉興平湖市徐家埭村,漂亮的村莊邊農莊林立,村口的燈光棒球場特別引人注目。村黨委書記劉建群表示,美麗鄉村建設中,資金是關鍵,他們通過農發行的金融支持進行土地流轉,以“合作社+銀行+村民”的模式整合村里資源,開創了“農業+文化+旅游”的鄉村致富之路,正向農業多功能、農民多技能、農村多價值的鄉村全面振興大步邁進。
該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新模式也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總行的關注,該行成為全省唯一連續3年受邀參加浙江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現場會的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的“嘉善大云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獲得嘉興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被總行選入模式案例匯編并在全國農發行系統推廣。各家商業銀行也紛紛上門取經,探索金融支持土地整治的新路徑。自2018年農地業務開辦以來,該行累計投放農地類貸款 284.45 億元,農地類貸款余額 262.4億元,農地信貸主辦銀行的地位更加穩固。
夯實基礎設施 擦亮“水利銀行”品牌
7月25日12時30分,臺風“煙花”登陸舟山,一時間風高浪急、暴雨如注。然而在舟山岱山縣,洪澇積水卻沒有往年那般嚴重。個中緣由,不免讓人好奇。
岱山縣位于舟山群島中部,縣域內島礁林立,島上丘陵起伏,河流短小且多獨流入海。河流源短流急,匯流歷時短,經常導致洪水暴漲暴落。加上河流斷面狹小,行洪能力不足, 2015年臺風“燦鴻”和2017年臺風“卡努”來襲時,整座海島頃刻變成汪洋澤國,給當地造成巨大損失。
如何讓海島人民生活安瀾又安然?2018年,岱山縣水利局啟動防洪排澇提升工程前期相關工作,由岱山縣金源水利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具體實施,但因資金遲遲無法落實而暫緩建設步伐。2020年初,農發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充分運用“復工復產綠色通道”,支持橫跨岱山本島及3個離島水庫、海塘、小流域提升加固項目的 2.1 億元貸款最終落地,助力岱山人民安怡生活夢想啟航。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一直以來,答好生態“卷”,做足“浙水”大文章,大力支持水利建設,打造“水利銀行”品牌,成為全省農發行系統拓展信貸業務的一大重頭戲。“十三五”期間,該行與省水利廳簽署專項合作框架協議并達成全省農村飲用水達標融資合作,“綠金活水”綿綿不絕滋潤著之江大地。截至7月底, 該行水利建設貸款余額達174億元。
▲衢江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
支持生態發展 擦亮“綠色銀行”品牌
近日,浙江分行與南潯區政府在杭州簽署全國首個高水平建設共同富裕示范樣本專項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城鄉融合均衡發展探尋綠色發展南潯樣本。
▲長興太湖圖影濕地二期綠化景觀
安吉靈峰度假區靈溪公園的建成,便是浙江分行深耕湖州當地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來打卡,家門口的這個“寶藏公園”讓他們贊嘆連連。
看著靈溪公園的美麗“蝶變”,靈峰美麗鄉村提升項目潘主任感激地說:“目之所及的綠色都是我們公司施工團隊的作品,而這一切真心感謝農發行。農發行承辦的貸款從審批到投放只用時2天,真是雪中送炭!”
▲安吉靈峰美麗鄉村提升工程
甌江兩岸,風光旖旎,白鷺飛舞,遠處的大羅山若隱若現,淡雅且朦朧,仿佛身處一幅水墨畫中。
溫州生態園三垟濕地位于溫州都市核心區,三垟濕地河網水體曾經一度受到污染,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近年來,溫州生態園致力將三垟濕地打造成集生態保育、科普教育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這一規劃理念與農發行支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十分契合,通過省市兩級行聯動,我行為企業量身設計金融服務方案,成功獲批9億元貸款并發放首筆貸款 1.5億元。”溫州市分行負責人表示。
▲溫州生態園三垟濕地
截至目前,浙江分行綠色貸款余額達513.57億元。綠色信貸點綠成金,從鎮海廢礦復綠到樂清國土綠化工程,從嘉善美麗鄉村提升工程到蕭山首座花園污水處理廠……“浙”里城鄉,處處芳菲皆是景。
(施翼、陳頌華、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