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分行深耕“業務興行”理念,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系統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中爭當“三個表率”,在業績、管理、隊伍建設中爭創“三個一流”,年初制定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接續開展“新春走基層”營銷活動,充分發揮產品豐富、服務多樣、手段靈活等優勢,與地方政府和項目主體達成意向合作融資需求超千億元。5月初,產業條線貸款余額邁上千億臺階,較年初增加247億元,以實際行動助力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精準施策,農地銀行亮品牌。將“藏糧于地”作為全行業務發展、項目營銷重點,圍繞“農地+產業”模式,建立分層對接、上下掛鉤聯動機制,實現農地項目“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工作同頻、責任同擔”高質高效辦理。該行將全域綜合整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加大提升改造及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信貸投入,新打造“噸糧田”35萬畝,新營銷全域綜合整治項目4個、預計可新增耕地62萬畝;投放137億元農地貸款支持優質稻麥、綠色蔬菜、特色水產、規模畜禽和休閑農業等特色產業;投放59億元貸款支持宿遷、連云港、蘇州等地集體土地改革試點,“農地銀行”品牌影響力、貢獻度、贊譽度不斷提升。
科技賦能,強農助農補短板。為做好科技大文章,該行加強政策協同,找準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發力點,在支持農業科技、數字鄉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尋求突破,有效提升農業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和覆蓋面。積極響應中央和總行關于加強種業振興工作要求,主動對接轄內紅旗種業等一批講誠信、有實力、聯農帶農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投放種業全產業鏈貸款9億元,用于支持農作物種子繁育、長江珍稀魚類繁育以及生物種群多樣性保護等;投放農業科技貸款14億元,支持智慧農業、數字田園、農業科研院所等科技型骨干企業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及“蘇”字頭的農業機械裝備自主創新成果應用,高質量完成服務科技型企業發展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等重點任務,覆蓋全省13個地市,助力科技強省建設。
延伸鏈條,產業振興有作為。積極響應農業強省、“4+13+N”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構建和新時期“魚米之鄉”建設等各項決策部署,延伸產業發展和金融服務鏈條,推動種植與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加工、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發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覆蓋服務。截至4月末,該行支持全產業鏈條客戶超270家,“蘇”字號地理標志等特色優勢品牌40余個;新投放30億元貸款支持南京、蘇州、常州骨干冷鏈等物流基地建設,打造各類農批市場及涉農產品交易市場11個;延長海瀾集團、匯鴻集團、優福集團等優勢核心企業產業鏈,新營銷重要農產品企業3家,助推全省農產品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立足實體,服務普惠作貢獻。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該行下沉服務重心,強化源頭獲客,用好用活“線上+線下”渠道,建立線上模式場景,投放普惠小微貸款超過2億元,及時滿足農業經營主體生產、加工、銷售資金需要,有效打通信貸支農“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