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河北省分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囑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聚焦“五篇大文章”,深耕“綠色銀行”品牌,累放綠色貸款556億元,截至今年4月末,綠色貸款余額1129億元、較年初增長5.8%,占全行貸款余額39.7%。
支持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讓“天更藍”。以河北建設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強省為契機,持續加大項目營銷對接力度,與省能源局簽訂《金融支持河北省能源低碳轉型發展框架合作意向書》,建立“政策引導+融資支持”合作機制,綜合運用“清潔能源貸”模式,“一企一策”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項目落地,累放貸款24億元,支持全省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緊盯縣域節能改造、垃圾焚燒發電等重點民生工程,累放貸款11億元,支持唐山曹妃甸工業區集中供熱、河北巨鹿經濟開發區蒸汽供能、永清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建設,解決58個鄉鎮1900余個行政村集中供熱、散煤清零、垃圾處理等難題。立足張承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以服務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為切入點,累放貸款13億元,支持蔚縣50.94MW低碳零碳負碳分布式光伏、張北風力發電示范工程等項目建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1萬余噸,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信貸支持張家口光伏發電項目
支持生態保護修復和土地綜合整治,讓“地更綠”。圍繞打造京津冀“綠色屏障”生態修復樣板,探索推出“林業+綠色”“農地+綠色”等信貸模式,統籌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累放貸款166億元,助力“燕趙大地”披上“綠裝”。以儲備林、生態林、碳匯林等固碳項目為重點,累放貸款69億元,支持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太行山燕山綠化、峰峰礦區荒山治理等一批符合國家戰略導向、黨政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栽植各類苗木3.7億余株,統籌森林資源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落實“兩藏”戰略,累放貸款87億元,聚焦鹽堿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等農地項目建設,支持開發利用鹽堿地3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5萬畝,支持高標準農田面積占全省任務比例實現同比翻番,在增加耕地面積、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糧食穩產增收。
支持水利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讓“水更清”。圍繞全省水利發展規劃,深化與各級水利部門的溝通合作,與省水利廳聯合印發《關于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累放水利建設貸款133億元,支持了一批社會效益顯著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河岸綜合整治、水源地保護等重點水利工程。聚焦江河湖庫流域治理,累放貸款27億元,支持白洋淀綜合治理、大運河水生態系統防控、唐山樂亭縣雨污分流等項目,涉及20余個河道、湖泊清淤疏浚及生態修復,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聚焦城鄉供水一體化,以城鄉規模化供水工程、老舊供水工程和管網更新改造等為重點,累放貸款37億元,支持正定縣城區供水管網項目、臨西縣農村供水改造提升項目等27個供水工程項目建設,累計鋪設供水管道1.1萬千米,惠及城鄉居民超2100萬人,進一步完善城鄉供水設施,實現水資源集約利用及優化配置。
▲信貸支持白洋淀綜合治理項目
支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讓“城鄉更美”。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聚焦鄉村宜居宜業、鄉村產業發展、農業農村綠色轉型等重點領域,全方位提供融資融智服務。采取“千萬工程貸”方式,向欒城區和美鄉村項目提供信貸資金2.4億元,支持部分村街實施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建設農產品加工中心、鄉村活動中心及配套工程等,顯著提升村容村貌。以支持綠色產業升級為重點,以107個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為依托,探索推出“整縣推進模式”,累放貸款18億元,支持無極皮革后整循環經濟產業基地、河北威梨全產業鏈、故城液態奶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助力農村產業興旺的同時,直接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900余個,輻射帶動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大力支持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累放貸款12億元,推廣“稻魚(蟹)共生”“草畜一體”等綠色農業,支持曹妃甸規模化特色海水養殖等項目建設,助力鄉村實現“綠色生態、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