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開始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緊盯主責主業,推出“三大舉措”抓實夏糧收購信貸工作,不斷擦亮“糧食銀行”品牌形象。截至目前,累計審批夏糧收購資金138億元,完成投放60億元、同比多投2億元;支持73家企業收購小麥200萬噸、同比多收4萬噸。
早部署,對接農企需求。3月初,該行著手部署今年夏糧收購工作,召開工作推進會,分析研判夏糧收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根據南北疆開秤時間,明確夏收工作“雙線圖”,倒排工期、責任到人,三級行協同推進夏收工作。安排區地縣三級行人員積極前往各地黨政有關部門、糧食收購企業和種糧大戶,摸清小麥實際種植面積、產量,及時掌握當前市場形勢,科學測算夏收資金需求。從推薦、調查、審批環節涉及的部門中抽取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開展聯合辦貸,有效縮短辦貸鏈條,提高辦貸效率,從企業準入到審批平均辦貸時長為10個工作日。
強舉措,釋放政策紅利。針對部分地縣(市)唯一的糧食收儲企業不滿足準入條件的特殊情況,通過組織召開風控會科學評估等方式對63家企業的貸款資格進行準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確保貸款投放到“一縣一企”,不留收購“空白點”。按照“保本微利”原則確定各企業貸款利率優惠比例,特別是針對夏糧收購貸款中能認定幫扶貸款的企業,從貸款利率和信用保證基金繳存比例兩方面給予傾斜,在服務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力支持。
新模式,優化服務手段。用好信用保證基金,促成政府建立夏糧收購省級信用保證基金,全程參與制定《自治區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管理操作規程》,按照繳納基金數額為企業提供相應額度貸款,形成銀政企三方互利共贏、風險共擔的資金供應和風險防控新機制,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推動糧食供應鏈銜接順暢,為購銷企業和加工企業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引導國有購銷企業利用倉容優勢與大型加工企業簽訂定向銷售合同,通過供應鏈解決加工企業用糧需求的同時,降低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市場經營風險。創新支付手段,聯合科技公司研發農產品資金支付軟件“速匯通”,解決農民排隊等候、資金入賬時滯等問題,節約企業資金支付和管理成本,提高夏糧收購網銀支付效率,確保農民“糧出手、錢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