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即日起,本報開設“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欄,聚焦各地區各部門的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成果案例,講述民營企業努力追求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
春分將至,海南省春耕工作已如火如荼開展起來。這段時間,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科研中心主任楊揚都要住在隸屬于該公司的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內,帶領技術團隊在忙碌的“水上春耕”時段監測石斑魚長勢情況。
藍天白云下,一方方魚塘次第排列,水面波光粼粼。各種機械化設備正有序運轉,不同長勢的石斑魚在不同的魚塘內悠閑地游著。池塘邊偶爾經過的飼養員不時投放著專門配備的飼料。
“這個魚塘里的石斑魚只有16天大,隔壁魚塘的要更大一些……”在陵水縣新村鎮的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養殖基地內,楊揚如數家珍般介紹著石斑魚從育種到出售的全環節流程。
北緯18度的海南,擁有1900多公里的海岸線。海洋是這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漁業則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晨海公司在這片藍色的世界里致力打造水產種苗“中國芯”,為現代漁業發展貢獻民企力量。
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此后的一個月里,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強化真金白銀投入,在金融、人才等各個環節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近日,記者奔赴海南省,以點帶面探尋海南省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
人才政策護航企業成長
近年來,陵水縣水產南繁苗種成為全縣重點發力的“三農”領域之一。針對全縣的發展需求,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陵水縣水產南繁苗種產業項目”,該項目也是2019年11月18日海南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第七批)集中開工和簽約項目。
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為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據其辦公室主任黃東坡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300畝,分為2期,計劃總投資2.65億元,總體定位為:建成高標準建設國內、國際領先的海水魚水產南繁種業產業園;建成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集科研創新、科普教育、學術交流、保育繁選推、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國家級生態環保型花園式現代農業熱帶水產南繁苗種產業基地,同時成為國家水產南繁種業產學研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對于這樣的重大項目來說,人才在其中無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僅在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像楊揚這樣畢業于“雙一流”高校的博士就有3人。
這些博士何以能留得下?“我們屬于海南省引進人才,各種人才政策確實很吸引我們,讓我們能夠安心留在這里從事科研工作。”2023年,來自山東的楊揚從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后來到海南,選擇了晨海這一民營企業作為自己實現科研夢想的平臺。
海南省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制定了系列吸引人才的具體政策,為留住人才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比如,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在海南省和三亞市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該企業相繼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對三亞來說,相關部門不僅要把“民企事”當“自家事”,更讓“自己人”參與“自家事”。每年11月1日,是“三亞民營企業家日”。三亞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曾作如此解釋:按照慣例,每年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集中在12月中下旬召開,三亞市“兩會”在次年1月上旬召開,將“三亞民營企業家日”定在11月,是為了更好地收集企業家的相關建議,將之與上述重要會議有效銜接。
這一細節,體現了三亞市對民營企業的重視。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春有表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振奮人心,讓我們更有干勁、更有信心。目前,在海南省和三亞市相關人才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的科研取得了重要進展。
“目前,我們建成了農業農村部熱帶海水魚種質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海水魚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熱帶海水魚種質創新與利用海南省技術研究中心、林浩然院士工作站、包振民院士工作站、劉少軍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與陳松林院士合作建成了魚類精子庫平臺。同時,公司也成為海南省唯一一家被農業農村部審定為‘中國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蔡春有說。
金融力量支持“向種圖強”
政策性金融全力支持南繁育種國家戰略。自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2020年啟動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陵水縣支行就為其提供資金保障,支持項目建設。
“2020年至2025年3月,我行累計投放貸款1.07億元,支持這個南繁育種企業發展,助力企業在這里成功建起集約化、標準化的陵水南繁苗種產業基地。”農發行陵水縣支行客戶經理張思倩介紹。
金融“活水”的注入讓企業發展有了強勁的動力,也進一步發揮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給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對此,在陵水南繁苗種產業基地工作的村民黃亞文感受頗深。
“我在這個基地從事養殖相關的工作,比如修復漁網、投喂飼料等,每月有4000元左右收入,平時可住在公司,也可以回家,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黃亞文對記者說。
除陵水縣外,農發行還支持了海南省多個市縣的優勢種業項目。農發行海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省分行聚焦南繁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持續支持南繁育種企業及項目建設,貸款支持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園區、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樂東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等海南南繁育種“一體兩翼”重點項目,支持多樣化南繁種業產業發展,有力發揮了農業政策性銀行支持“南繁硅谷”的引領示范作用。
金融支持也需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尤其是南繁育種等投資大、資金回收周期長、政策屬性突出的項目,更需要優質服務的保障。近年來,以農發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支持海南“向種圖強”方面也在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簡化辦貸手續,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低成本資金,為南繁育種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多方面的助力支持。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了解到,2024年,海南現行支持民營經濟納稅人(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59.6億元。同時,海南稅務部門還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稅費服務專員”制度,深入企業開展常態化調研,全面收集企業在開辦、運營、發展等各個階段的涉稅訴求,確保企業訴求次次有回音。
“現階段我們非常忙,但想想能為打造水產種苗的‘中國芯’貢獻一己之力,就很有成就感,累一點兒也值得。目前我們熱帶海水魚魚種(魚卵)年產量在全國市場占有率約20%,年產商品魚約1萬噸,其中石斑魚、金鯧魚等多個品種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厄瓜多爾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有海水魚類綜合繁養基地。”在30攝氏度的天氣里,楊揚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給記者介紹完后,又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