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揮
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錢文揮:
普惠金融要實現“三性”有機融合
◎記者 馬慜 陳佳怡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錢文揮6月20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體現了金融服務更廣泛的可獲得性、公平性,雖然市場機制在部分領域和普惠金融的目標不能完全一致,但是金融行業已將普惠金融作為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兩者并不對立,是一個很好的融合過程。
錢文揮表示,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從成立之初就把服務對象聚焦在“三農”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這也是普惠金融重點關注的領域、區域和人群。農發行探索了一條符合自身特點和職責使命的道路,總結出來“四個聚焦”:一是聚焦重點人群,完善貸款聯農帶農機制;二是聚焦重點區域,助力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三是聚焦“三農”重點領域,發揮金融支農先鋒主力作用;四是聚焦小微和民營企業,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錢文揮介紹,農發行構建了廣泛的貸款聯農帶農機制,將相關要求嵌入貸款流程和相關政策體系中,引導支持存貸通過就業、交易、托管、托養、資金入股、簽訂幫扶協議等多種機制,與農戶建立連接機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十四五”以來,農發行累計幫扶貸款超過1.8萬億元,惠及脫貧人口將近5000萬人,防返貧監測對象超過270萬人。“十四五”期間,脫貧縣、重點幫扶縣貸款增速都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對于普惠金融的質量和風險問題,錢文揮認為,市場機制不能自發來解決,而是需要通過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運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管理方法,促使可獲得性、安全性、財務可持續性形成有機融合、“三位一體”。
錢文揮建議,“三位一體”中首先需要有機制,要把普惠金融模式做到最好,要將公益性相對較強、財務效益相對較弱的項目和市場化程度高、回報率較好的項目有機融合、“肥瘦”搭配。此外,應當讓風險管理和財務管理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分支機構,更多承擔一些財務成本較高的項目,促使風險防控和財務可持續有機融合。目前銀行業的風險中,很多并不是外部環境決定的,而是自身管理中有很多缺陷不足導致的。
“農發行截至去年年末的不良貸款率是0.45%,是全國性銀行業機構中不良率最低的銀行。只要我們堅持主責主業,堅持按照國家政策落實相關制度和規定要求,在自身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授權、科技、人才、流程等方面能夠做到位,主要風險是完全可控的。”錢文揮說。
錢文揮表示,近期農發行制定了《2024—2025年的普惠金融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希望在今后整個金融的業務發展中,和金融同業相互學習借鑒,在‘三農’相對比較薄弱的領域,進一步加大金融投入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成效,推動農村地區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