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江西南昌市召開全國秋糧收購工作會議,分析研判收購形勢,安排部署收購任務。
會議提出,抓好秋糧收購,保持糧食市場平穩運行,對維護經濟回升向好、社會大局穩定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和有關企業要深入分析研判,準確把握國內外糧食市場形勢,強化措施、壓實責任、狠抓落實,確保秋糧收購工作順利開展。
秋糧約占全年糧食總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重中之重。今年秋糧商品糧收購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預計旺季收購量大體在2億噸左右,銀行的金融服務將影響秋收工作進展。
7月下旬以來,我國多個地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給秋糧收購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為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近期,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資金7.23億元。其中,安排抗旱救災資金1.26億元,支持甘肅、陜西等應對農作物因旱受災;安排洪澇救災資金2.26億元,支持吉林、黑龍江等開展農業生產恢復等工作;安排水稻病蟲害防治資金3.71億元,支持江西、湖南等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相關工作。
各參與防災減災救災資金發放的銀行應及時配合地方政府部門做好實際種糧農戶、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種糧企業的信息采集工作,使各級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避免任何方式統籌集中使用。
秋糧收購期間,銀行應從自身角度出發避免因信貸資金不到位,出現農民“賣糧難”“打白條”等情況。具體來講,應充分了解并掌握秋糧生產形勢和秋糧收購進度情況,并進行深入調查,充分研判市場行情,分析價格走勢,提前備足信貸資金,做到“錢等糧”。
農發行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應加強與政府部門協調溝通,提前做好政策啟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配合中儲糧各級糧庫、糧企、糧食局開展最低收購價稻谷收儲庫點認定,同時,精準測算秋糧收購期間各收購主體的信貸資金需求情況,發揮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統籌做好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信貸工作,加大秋糧收購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各類收購主體入市自主收購。各商業銀行應積極推出便農特色金融服務,開辟糧食收購主體信貸綠色通道,充分利用營業網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渠道,保障農戶在秋糧收購資金發放到位后的支取及消費工作。
秋收期間同時也是儲備糧輪換的高峰時期,各銀行應配合糧企統籌推進糧源調度、儲備輪換、庫存投放等工作,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在貸款投放方面,應對糧食收購貸款整個過程進行監督,運用遠程監控和現場查庫等方式,加強庫存糧食監管,確保庫貸一致、封閉運行。(本報編輯部,農村金融時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