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2023年6月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與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協會圍繞鄉村振興六個目標,以“六個一”為主要活動內容、以農發行重點支持的鄉村振興項目為實踐基地,聯合開展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項目。7月中旬,農發行黨委書記受邀開展線上培訓第一課;7月底,1000支志愿服務隊伍集結完畢,10000名大學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深入100個鄉鎮一線,參觀上百個農發行支持的鄉村振興項目現場,投身志愿服務鄉村振興實踐,積極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截至目前,已有774支隊伍奔赴100個鄉鎮基層,深入研學農發行貸款支持項目,開展志愿公益活動,為服務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在學思踐悟中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農發行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義不容辭的使命。
“全面鄉村振興,青年大有可為。大學生朋友們,鄉村的廣闊天地是你們實現夢想的大舞臺,希望你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挺膺擔當。”農發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錢文揮在志愿服務線上培訓第一課上對大學生志愿者們這樣說。
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金寨縣紅軍廣場上,“燎原星火”四字熠熠生輝,農發行志愿者與安徽大學志愿者們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學習革命先輩扎根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革命事業的黨史故事,共同緬懷十萬余金寨革命烈士,深刻體悟“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革命精神,更加堅定了自身的共產主義信仰,立志把青春融入到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之中。
從“海上花園”澳門到“孔孟之鄉”曲阜,澳門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在農發行曲阜市支行的帶領下,參觀支農項目,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文化助殘潤童心”活動,為特殊兒童獻愛心。隊長田雨揚說:“此次研學讓我沉浸式體會到農發行支持鄉村振興的成果和實效,認識到農發行貸款支持項目的實施對于促進曲阜文化和旅游事業創新性發展的重大意義,返校后我要向我的同學們做一次宣講,有機會還要帶他們回來,讓他們實地感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為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盡一份力。”
志愿服務項目的實施,讓農發行青年和大學生志愿者們通過理論學習、紅色教育、項目調研、公益活動建立了聯系,加深了交流,他們響應黨的號召,以實際行動共繪美好鄉村新畫卷。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助推鄉村振興的初心使命
激活鄉村振興內生發展動力是金融“國家隊”的責任所在。金融乃國之重器,農發行作為黨和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金融工具,始終牢記“支農為國、立行為民”崇高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不懈把黨中央戰略部署作為主攻方向。
7月20日,齊齊哈爾依安縣志愿服務項目啟動儀式上,農發行依安縣支行王永耀化身“推介官”作推介發言:“依安是一片底蘊深厚的文化沃土,享有北國瓷都、中國五色土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生態縣、有機糧、建設高端食材供應大廚房’的發展定位,支持生物熱電聯產項目,推進清潔能源利用,降低秸稈焚燒污染;審批肉牛養殖項目、特色鵝產業項目貸款,助推縣域畜牧養殖產業集群壯大發展。”
河南科技大學的周志杰是一名本地學子,在參觀依安縣省級有機農業科技園區和農發行支持企業的鮮食玉米加工項目生產線后說:“通過研學活動,深刻感受到家鄉的發展變化,作為依安人感到很自豪,同時也了解到有這么多的項目都是由農發行支持的,感受到了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畢業后我想返回家鄉創業,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增磚添瓦,貢獻力量。”
農發行壽縣支行與“古壽楚韻”志愿服務隊赴中儲糧直屬庫開展“保障糧食安全,踐行國之大者”專項調研活動,在糧食收購現場,大家近距離觀看糧食入庫全過程。“站在巨大的糧倉面前,我才真正認識到什么是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國糧倉。”一名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感慨。
據了解,農發行承辦此次志愿服務項目的初衷,就是希望為大學生志愿者們搭建學校與社會實踐的橋梁,幫助他們用腳丈量遼闊大地,用眼睛發現大美河山,用內心體驗鄉村振興新變化,真正在社會實踐中有所收獲。
在接續奮斗中書寫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青春華章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農發行自成立之初就開辦了扶貧開發業務,二十余載深耕“三農”,矢志不渝支農為國,切實發揮了“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發行將服務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神圣職責使命,精準扶貧貸款投放額占全國四分之一,居全國金融業首位,連續5年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在歷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均獲得“好”,切實發揮了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范作用。十年來,農發行投放的產業類貸款累計帶動27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年增收2677元,支持新建的貧困地區農村公路總里程足以繞赤道4圈。在湖北荊門,農發行投放的全國首筆異地搬遷貸款讓1.5萬貧困群眾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四川涼山,農發行支持建設的“懸崖村”天梯成為了游客慕名打卡、群眾持續增收的致富梯;在貴州錦屏,農發行幫助引進并配套貸款支持了全球最大羽毛球生產商,讓小鵝毛成為帶動6000多人致富的大產業。
農發行屏山縣支行貸款支持的書樓鎮特色水果示范園是當地因地制宜發展區域優勢富民產業的縮影。茵紅李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今年全縣種植面積已超過17萬畝。“一畝地‘茵紅李’的產值,已經突破一萬元人民幣,這對于曾經貧窮落后的山區群眾來說,相當于創造了奇跡。”農發行屏山縣支行貸款支持的茵紅李產業項目負責人介紹道,“農發行的資金幫助我們建立健全了茵紅李產業完整鏈條,同時借助政府組織的‘李花節’‘李子采摘節’等農文旅品牌活動,讓我們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聚光燈下,大學生志愿者們化身“小主播”,開啟線上助農模式,發揮活潑生動的青年優勢講好屏山茵紅李故事,吸引了數千名網友在線觀看和購買。
7月底,農發行定點幫扶的錦屏縣迎來了農發行和陜西師范大學志愿服務隊,他們參觀了農發行重點支持的當地鵝產業鏈,農發行錦屏縣支行歐靜介紹:“在農發行支持下,錦屏縣‘一縣一業’生態鵝產業發展由‘散’到‘聚’形成孵化、育雛、養殖、屠宰加工等生態鵝全產業鏈生產模式。”2013年以來,農發行與錦屏縣開展結對幫扶,先后委派多人掛職錦屏實施駐地幫扶,對全縣農業、旅游、民生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進行引資申貸,累計幫扶民生項目12個,累計受益群眾3200余人次。
信火如炬,挺膺擔當,農發行與大學生志愿者們服務鄉村振興的故事發生在鄉鎮一線,發生在田間地頭,他們以青春之名奔赴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用火熱的青春投身農業強國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上奮力奔跑,書寫出志愿服務鄉村振興的青春華章。(陸宇航,金融時報客戶端;中國金融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