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發行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刻學習領悟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滋養和激勵干部員工,胸懷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建設、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六大領域,踐行“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崇高使命。
數據顯示,1—7月,全行投放各項貸款13881.93億元,7月末各項貸款余額65358.62億元,比年初增加3971.39億元,在服務“三農”的征程上創造了全新業績。
河南分行在防汛救災中培育抗洪精神
今年7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洪澇災害,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堅持黨旗飄揚在一線、領導干部堅守在一線、黨組織覆蓋在一線、黨員沖鋒在一線“四個一線”,以實際行動培育和發揚抗洪精神。河南分行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在崗指揮調度,幾乎3天3夜未合眼;機關黨員干部在停水停電、通訊不暢情況下,吃面包、喝涼水、睡椅子,在辦公樓日夜堅守,保證應急貸款24小時不間斷辦理;轄內各分支機構紛紛成立黨員先鋒隊,帶頭應急值守,有的黨員干部房屋被山洪沖毀,仍堅守工作崗位。
截至目前,河南省分行共審批應急救災貸款376.77億元,投放到位138.12億元,其中,向17家“菜籃子”“米袋子”相關企業投放貸款15.2億元,有效支持農產品穩價保供,在特殊時期彰顯了農業政策性銀行的政治擔當。
井岡山支行在扶貧中踐行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
近年來,農發行江西省井岡山市支行積極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因地因時制宜,實事求是,敢闖敢干,主動探索政策性金融扶貧新路子,累計向10個扶貧項目投放貸款20.22億元,信貸資金支付到項目、到村組、到個人,惠及貧困村78個、貧困人口16934人。原本是貧困村的神山村在農發行支持下,變身為美麗休閑的“神氣村”,全村開辦了20多家“農家樂”,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6年的不足3000元到如今超過2萬元。
今年以來,井岡山市支行不忘初心、接續奮斗,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推動老區振興發展,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山東分行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傳承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形成于山東沂蒙革命老區,是山東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精神風貌的生動體現。山東省分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組織深入學習沂蒙精神,邀請全國最美擁軍人物、沂蒙“新紅嫂”于愛梅作“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演講,引導黨員員工把沂蒙精神轉化為服務人民、回報人民的家國情懷。
在沂蒙精神指引下,山東省分行堅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拿出山東人民擁軍支前的“小推車”勁頭,積極投身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實踐。
今年以來,山東省分行投放貸款750億元,7月末貸款余額4005億元,較年初增加422億元,打造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金寨支行在支持老區發展中發揚大別山精神
大別山精神誕生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區,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和革命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建立新中國而形成的革命精神。身處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被譽為“紅軍的搖籃、革命的故鄉”。
安徽省金寨縣支行認真履行農業政策性銀行“服務脫貧攻堅,支持老區發展”的社會責任,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扶貧貸款59.9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旅游、光伏、教育、健康等扶貧項目建設,為全縣39344戶、129789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支行也因此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等表彰。
今年以來,金寨縣支行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全力服務農村產業發展和民生工程建設,為老區振興貢獻農業政策性金融力量。
重慶分行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弘揚紅巖精神
紅巖精神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實踐中錘煉、培育和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
重慶市分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緊緊抓住“弘揚紅巖精神”這根主線,追尋先輩足跡,回顧光輝歷程,傳承紅色基因,從學習領悟紅巖精神中汲取“辦實事、開新局”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1~7月,重慶市分行累計投放貸款214.08億元,7月末各項貸款余額1697.34億元,較年初增長87.26億元,為推動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村金融時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