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發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實施服務小微企業提升工程,不斷探索應用金融科技發展線上小微信貸業務,初步構建了具有農發行特色的數字信貸業務新業態,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
截至2023年4月底,農發行線上小微貸款累放和余額分別突破千億、百億大關,達到1016.83億元、105.82億元,惠及小微企業6萬余戶,打響了數字賦能政策性金融服務的農發行品牌。
自2019年農發行黨委決定實施小微企業服務優化提升工程以來,產業客戶部按照“政策導向、示范引領、擇優支持、風險可控”原則,積極探索全行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新路徑,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投放力度。
一是完善“辦法+指引”制度體系。農發行堅持制度先行,在全行現有制度基礎上,創新印發線上制度16項,涵蓋管理辦法、操作指引、風控模型、擔保管理、逾期催收、訴訟管理、不良處置、會計核算及安全生產等信貸全流程管理規范,保障業務合規開展、系統合規運營。
二是搭建“線下+線上”協同格局。在傳統線下支持基礎上,農發行借鑒頭部互聯網成功經驗,開發農發網商快貸、農發微眾快貸、小微智貸等3套信貸系統集群上線,行內連接新核心、新信貸等22個系統,行外對接頭部互聯網銀行、核心企業等合作機構,順利完成從“急用先行”到“以我為主”的數字化轉變,實現當天授信申請、當天完成審批、全流程零人工干預,貸款資金分鐘級到賬。
三是創新“產業鏈+供應鏈”服務模式。農發行創新全種類線上產品,形成信用、擔保、質押、供應鏈等多類別、多層次、多形式服務體系,重點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場景小微企業協同發展,助力涉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循環。
四是夯實“模型+策略”風控底座。農發行引進聚合工商、司法、稅務等各類公用數據,充分挖掘賬戶流水、行業交易等內部數據,交叉比對、互相驗證,運用專家經驗、邏輯回歸等方法,開發全流程風控模型,形成全時、全域風險監控策略,實現線上信貸業務風險可管可控。
下一步,農發行將持續深入實施小微企業服務優化提升工程,優化組合全行資源配置,擴充豐富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工具箱”,著力構建農業政策性銀行數字金融生態體系,推動農發行由“經驗依賴”向“數據依賴”轉變,由“銀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銀行”轉變,由“批發性銀行”向“敏捷性銀行”轉變,以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李美麗,農村金融時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