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很多新的困難和挑戰。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三家銀行將金融扶貧作為全行重要的金融服務工作來抓,介紹了金融扶貧工作中的新進展。
農發行:對深度貧困地區實施差異化支持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錢文揮介紹,截至8月末,全行累計投放扶貧貸款2.5萬億元,余額1.5萬億元,投放額和余額均居金融同業首位。
關于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實施差異化支持方面,錢文揮表示,農發行堅持把支持深度貧困地區作為重中之重,先后分4批研究制定59條差異化政策,放寬貸款準入標準,優化貸款擔保政策,建立綠色辦貸通道,進一步實施優惠利率,減費讓利深貧地區,提高風險容忍度,不斷推動政策、資金、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和未摘帽貧困縣傾斜。2015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全行累計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投放扶貧貸款4565.84億元,截至今年8月末,貸款余額2792.53億元,增速是全行扶貧貸款的2.3倍。
此外,為破解產業扶貧信貸投入瓶頸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農發行會同山西省呂梁市委市政府試點建立了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即“呂梁模式”。截至2020年8月末,農發行在14個省份建立29支“呂梁模式”風險補償基金,到位金額15.79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234家,帶動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6萬余人,累計投放扶貧貸款91.99億元。
農業銀行:扶貧貸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農行扶貧貸款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介紹,截至8月末,在83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貸款比年初新增1510億元,余額12425億元;深度貧困縣貸款比年初新增678億元,余額4704億元;精準扶貧貸款比年初新增655億元,余額4570億元,三項扶貧貸款增量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均明顯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張青松表示,農行把支持未摘帽縣脫貧攻堅作為今年金融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信貸政策、資源配置、渠道建設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支持政策,并采取了掛點指導、結對幫扶、專項督導等一系列工作舉措,督戰結合,全面助推攻克脫貧攻堅最后堡壘。截至8月末,在未摘帽縣貸款比年初新增162億元,余額732億元,增速28.3%,顯著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將消費扶貧作為全行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全行動員,全面發力?!睆埱嗨杀硎窘榻B,重點依托農行線上扶貧商城,與全國256家中央及地方單位攜手開展消費扶貧系列活動,全力以赴幫助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助力貧困農戶產業增收。今年以來,全行直接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2.1億元、幫助銷售9.4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9.5倍、5.7倍,其中通過線上扶貧商城渠道銷售4.1億元。
興業銀行:“金融+科技”賦能特色扶貧路
“興業銀行在扶貧機制上,一直有著較為鮮明的自身差異化特色?!迸d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介紹,興業銀行形成了“寓義于利”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治理架構,成立了由“一把手”擔任組長的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同類型銀行中率先成立了普惠金融專門機構,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大資源和政策傾斜,精準施策,形成了“輸血”“造血”并舉、“融資”“融智”結合、線上線下并進的扶貧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興業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
“興業銀行緊緊抓住產業扶貧牛鼻子,探索“銀行+龍頭企業+農戶”等產業扶貧模式,因地制宜在產業優勢突出、量身開發出林權抵押貸、煙農貸、銀紡貸等一批“接地氣”的特色金融產品,精準服務當地特色產業。陶以平說,截至今年6月末,興業銀行累計投放產業精準扶貧貸款55億元,涉農貸款余額4368億元,同比增長12%。
據了解,興業銀行強化“金融+科技”賦能,以三大開放平臺聚焦這些地區金融供給稀缺、農產品銷路窄、就醫難等頑疾,持續開放輸出科技和金融服務。通過銀銀平臺代理貧困地區47家村鎮銀行接入金融基礎設施,并通過“財富云”送理財產品下鄉,今年上半年為“三區三州”居民提供了超過20億元的零售終端理財產品;依托自有渠道建立公益電商平臺為265款扶貧產品擴大銷路,讓山貨也能變成“鳳凰”;推動了智慧醫療平臺的建設,目前智慧醫療平臺服務縣級醫療機構59家、鄉鎮醫療機構18家,為改善當地醫療服務提供了新動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為美好生活奮斗的新起點。”陶以平說,興業銀行將繼續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無縫銜接,跑好脫貧攻堅沖刺棒,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郭釔杉,《中華工商時報》四版·財經新聞)
鏈接:http://epaper.cbt.com.cn/ep_m/cbtm/html/2020/09/14/04/04_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