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農發行在西安金融科技中心舉辦農發智貸平臺上線啟動儀式,農發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孫蘭生出席儀式。農發智貸智農貸首批向11戶小微企業成功發放信貸資金,標志著農發智貸智農貸正式上線運營。這是農發行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和數字金融大文章,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體現,是農發行首次將線上小微信貸業務成熟經驗和模式向分支機構輸出,推動全行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成果。
農發行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以小微信貸業務領域為突破口,6年來,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自開辦線上業務以來,累計支持全國10.53萬戶小微企業,累放貸款1401.83億元。以智農貸上線為節點,農發智貸形成了服務涉農產業鏈供應鏈的智鏈貸業務,以及服務優質涉農非供應鏈模式的智農貸業務兩個板塊布局,支持涉農全領域、全環節、全鏈條各類流動資金貸款需求。
農發智貸代表了農發行數字賦能傳統信貸業務的智慧結晶,為全行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基礎平臺。一是建體系拓渠道。制定農發智貸相關制度10項,構建農發行“辦法+指引+事項管理”數字信貸業務制度體系,與全行信貸業務管理體系有機融合。二是重實效優服務。建立農發行首個線上辦貸渠道,大幅減少客戶柜臺操作環節,推動信貸業務由定點、定時、定期向全天候、全地域、全線上轉變;精準匹配數字化產品,豐富融資模式,高效服務供應鏈及非供應鏈企業。三是創場景育生態。聚焦農地、糧食全產業鏈、重要農產品、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供應鏈產業鏈、交易市場、銀擔合作等數字信貸場景創新,加快涉農產業數字化,構建開放銀行生態,打造數字信貸新模式。四是防風險強數控。建立“模式設計+智能模型+行業生態”風險防控屏障,加強供應鏈產業鏈的全鏈條全過程管控,整合行內外數據資源,構建大數據智能風控模型,加快融入數字人民幣、線上賦強公證、人行中登網、司法天平鏈等行業生態,有效提高數字信貸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五是搭平臺引技術。搭建數字化辦貸公共平臺,打造審批管理、大數據風控、區塊鏈應用、對客服務終端、線上業務監測平臺等數字信貸系統群。創新引入應用“銀稅互動”數據,充分發揮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下一步,農發行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工作,全面提升數字化營銷、數字化辦貸、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管理能力,推動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堅決做好“五篇大文章”,奮力書寫服務農業強國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