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為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貢獻農發行力量
甘肅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張艷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此之前,國家先后召開過5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名稱確定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凸顯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體現了金融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理論發展和實踐成果,首次系統闡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基本要義和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主要內涵,為我們做好農業政策性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農業政策性金融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一是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涵養政治情懷,升華政治境界,從政治高度謀發展、抓業務,不斷提升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堅持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作為重要抓手,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抓好第二批主題教育,認真總結主題教育取得的經驗成果,盡快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二是以文化建設為紐帶。要提升文化引領力,著力把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全行經營管理、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各領域各方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要增強文化傳播力,加大對外宣傳和品牌形象建設,大力宣傳“四個銀行”品牌和甘肅分行“糧水路地城業綠”七篇文章成效。要擴大文化影響力,完善全轄辦公環境及營業網點視覺形象建設,強化員工禮儀形象培訓。三是以正風肅紀為治本之策。“關鍵少數”要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以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扎實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緊盯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的關鍵人員,扎牢制度的籬笆;持續加強常態化警示教育,通過身邊案例、反面教材,教育警醒全行員工。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為甘肅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建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一是把強化支農履職作為根本。堅守政策性銀行定位,圍繞全力服務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緊扣“六大領域”抓好“糧水路地城業綠”七篇小文章,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圍繞推動“兩藏”戰略落地,全力支持河西玉米制種和農業科技園區以及農業科技企業等重點領域;綠色金融方面,在持續保持清潔能源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信貸優勢的基礎上,加大國家儲備林項目推進力度,積極支持種養結合的可循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普惠金融方面,重點用好農發智貸,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協同發力,持續拓寬服務農業普惠小微企業的廣度和深度;養老金融方面,圍繞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積極延伸農業產業鏈,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康養”、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數字金融方面,緊跟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自主研發、與科技公司合作搭建平臺,拓寬支農資金籌集渠道、提升風險管控水平、提高工作精細化水平,發揮好科技賦能的作用。二是把提升服務質效作為落腳點。區域上,聚焦全省58個脫貧縣、23個國家級以及16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對標考核統籌抓好信貸投放。綜合各地經濟發展等因素,對貸款規模與地區農業增加值不匹配的加大支持力度。客戶上,平衡好客戶層級、風險水平和貸款定價之間的關系,形成央企子公司、省屬企業和市縣企業之間梯次合理的客戶結構。項目上,圍繞各地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清單抓好源頭營銷,強化在庫項目動態監測,提高項目質量,全程跟蹤加快培育轉化進度。辦貸上,用好“一般會商+一事一議會商”機制,加強前中后臺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不斷提高辦貸質效。三是把推動創新發展作為動力引擎。堅持在市場化法制化軌道上推進創新發展,把合規發現挖掘整合現金流作為信貸模式創新的基本邏輯,在規則和制度約束下抓創新,嚴守業務邊界。從甘肅資源稟賦和“三農”實際出發,積極打造具有甘肅農發行特色的“專精特新”支農品牌。
三、全面落實監管要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堅持合規發展。高度關注監管動態及政策變化,系統學習農發行章程、監管辦法等制度規定,定期不定期開展制度起底“回頭看”。堅守業務邊界,突出關鍵環節管控,筑牢“三道防線”,堅決不觸碰“三條紅線”。強化基礎管理,持續深化“兩基”建設、“四不”治理和靶點整固,堅持“管理精細化是正確地做事、經營精益化是做正確的事、組織精健化是用正確的人”,把“三精”管理要求落實落細。二是優化防控機制。由省分行行領導包片下沉指導、各處室定期幫扶督導,成立重大風險管控專班,一企一策推進化解。通過日常幫扶、集中幫扶、重點幫扶,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合力攻堅,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三是提升防控質效。緊盯月末、季末和年末關鍵節點,加強收貸收息工作,按職責做好監測、分析、預警、督導和通報,提前研判還款資金落實情況。緊盯不良貸款處置目標,突出現金清收,加強財產線索摸排,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依法合規抓好清降化解,全力確保國家金融資產安全。
四、堅持“三個過硬”標準,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人才隊伍。一要突出“政治過硬”提升隊伍的純潔性。強化干部政治能力鍛造,注重從精神狀態、作風形象考察政治素質,既看日常工作表現,又看大事要事難事中的擔當。二要圍繞“能力過硬”提升隊伍的專業性。從省市縣三級行實際出發,盤活用好各類人才資源,立足“抓80、帶90”,逐年優化各層級干部結構;加強省分行青年50人論壇建設,組建柔性團隊,有意識地壓擔子,把論壇打造成發現、鍛煉和培養年輕干部的平臺。三要緊扣“作風過硬”提升隊伍的戰斗力。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重大項目推進、重大風險化解、重要工作落實中,領導干部沖在前、干在先,帶動全行員工發揚“盯、靠、耗”精神,擔當作為、攻堅克難。
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推動投資業務高質量發展
總行投資部副總經理(總經理級) 何曉明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工作的目標、主題、主線及重點,也為農發行更好發揮政策性銀行職能作用指明了方向,投資部將按照總行黨委統一部署,把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把握新機遇,認真落實新要求,奮力譜寫投資業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始終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守職能定位強化使命擔當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申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要貫徹落實會議提出的“強化政策性金融機構職能定位”要求,深耕“三農”領域,充當好國家宏觀調控的工具。投資業務作為農發行“工具箱”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堅守職能定位,堅持守正創新,持續加強支部建設和控股公司黨的建設,更好發揮“增項、增力、增值、增效”作用。一是持續加強投資部黨建工作。加強政治思想建設,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始終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持續抓好中央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強組織建設,積極推進“四強”黨支部建設,抓好工作方案實施,以“多彩”支部工作法為抓手,持續提升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努力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紀律規矩意識,扎實開展常態化警示教育,鞏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有效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投資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二是持續加強控股公司黨的建設。進一步明晰控股公司黨委職責,切實發揮控股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扎實推進聯合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控股公司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三是不忘初心堅定發展目標。緊緊圍繞全行中心工作,秉承投資與信貸業務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強化產品、風控、人才、科技賦能,持續推動創建“四強”黨支部、創建一流團隊、創建精品工程的部門建設目標和“一二四”業務發展目標,為農發行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投資力量。
二、深刻理解風險防控的突出重要性,統籌平衡業務發展與安全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對農發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和合規經營提出了新要求。投資業務點多面廣,市場化程度高,更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當前重點是要加強兩只政策性基金的統籌管理,全面提升基金管理質效,同時強化合規意識和底線思維,豐富風控手段,確保其他業務健康發展。一是全力推進兩只基金管理“三統籌”。統籌投后管理,合并修訂基金投后管理辦法,在充分行使股東權益的同時,規范資金使用、企業運營、經營管理、投資本金和收益收回等關鍵環節;統籌風險管理,合并制定基金風險管理辦法,積極爭取將基金回購作為資產風險分類增信措施,滿足監管和我行基金風險管理要求;統籌授權管理,梳理省級分行基金基本授權工作,研究確定各級行在基金投后管理、訴訟案件中的審批權限,優化用印審批流程。二是積極推動基金與信貸業務管理“四統一”。統一基金客戶管理,將基金客戶經理管理要求納入全行客戶經理工作指引,統一基金客戶營銷規范性、客戶服務專業性和客戶管理標準;統一績效考核,完善基金納入省級分行績效考核和利潤完成情況考核方案,將基金撥備計提納入基金績效考核范疇,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統一基金不良資產管理,從制度上將基金不良資產管理納入全行不良金融資產管理,通過全行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對基金不良資產進行科學管理和有效處置,全力化解基金風險,規范基金資產風險分類統計計算口徑;統一系統管理,將基金納入我行新信貸系統、新核心系統和總賬系統進行全流程管理,實現全行客戶和項目統一集中管理,借助信貸相關系統強大功能,保證基金信息安全同時加強信息共享、風險預警互通,提升基金管理整體質效。三是切實抓好其他業務風險管理。優化組織機構,建立前后臺隔離制約機制,提升科技賦能,強化剛性控制,做好產品存續期管理,有效防控債券承銷業務風險。協調做好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系統的日常運維和應急演練等工作,確保業務穩健運營。
三、聚焦“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堅持創新驅動服務發展大局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點和經濟結構優化的發力點,其實質是調動更多金融資源更好支持國家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農發行作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必將加大對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彰顯支農成效。投資業務也要立足“三農”需要,持續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管好存量業務,做大做強增量業務,助力提升農發行服務國家戰略能力。一是堅持深耕細作,積極打造涉農股權投資平臺。更好發揮種業基金作用,制定實施種業基金發展規劃,積極爭取財政支持,推動基金增資事宜,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現代種業發展事業。做大做強先農投資,以打造政策性、市場化、專業化的基金管理機構為方向,優化先農投資品牌定位,持續提升募投管退能力。持續加強參控股公司管理,修訂完善控股公司管理辦法,明確部門管理職責及流程,不斷豐富參控股公司管理工具箱,切實提高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二是堅持穩中求進,積極推動債券承銷業務常態化發展。圍繞“四個銀行”品牌建設,在糧食、水利、綠色、農地領域持續發力,鼓勵注冊發行鄉村振興票據、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等與我行主責主業相契合的產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入研究債券市場政策,明確營銷策略,強化“債貸投籌聯動”一體化營銷,延伸金融服務鏈條。組建儲備人才庫,加強專業培訓,完善激勵機制,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做實做優新增業務。加快推進國內保函業務制度建設,組織開展保函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制度修訂,明確職責分工,優化業務流程,推動保函業務與信貸業務體系相銜接。積極拓展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指導分行加大套期保值客戶營銷力度,制定營銷方案,規范業務流程,完善激勵機制,提升營銷積極性。堅持創新驅動,立足“三農”發展和客戶需求,持續提升投研能力,推動打造探索型創新孵化平臺,積極參與發起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推進資產證券化、金融租賃等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