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信貸風險監控系統定位于服務新一代信貸管理系統(以下簡稱“新信貸系統”)“生產+智控+決策”中的“智控”板塊,與生產系統緊密交互,為信貸管理人員提供風險信息參考、決策支持和管理工具,為信貸業務人員提供自動風險信息監測和風險報送渠道。信貸風險監控系統推動新信貸系統信貸風險管理從“事后被動控”向“事前主動防”的轉變,助力農發行信貸風險治理提質增效。
一是數據驅動。能夠根據風險監測需要和數據情況,按不同頻率掃描內外部數據,充分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提取風險信息。二是智能監控。通過構建涵蓋規則、場景、深度學習等類型的信貸監控模型庫,實現覆蓋“客戶、業務、機構、區域、人員”五維風險的自動化、智能化監控,初步實現“前瞻性”信貸風險防控。三是系統管理。從總體層面支持“五維”風險的閉環管理,從客戶層面支持潛在風險客戶分類分層管理、信貸大戶風險會商診斷,以客戶風險畫像、關聯關系探查、多維風險視圖為信貸管理和業務人員提供決策支持,形成系統性風險管控手段。四是快速反應。通過智能化系統,實現“自上而下”的風險核實反饋和“自下而上”的風險報告功能,自動生成風險跟蹤督辦信息,建立風險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各級行及時發現、識別和報告風險,形成風險化解合力。五是強化管控。與生產系統的控制功能形成互補,將信貸監控政策制度的管理要求內嵌于系統,做實信貸關鍵環節風險管控,實現由“人控+流程控”向“智能控”轉變。
經安徽、山東等11家分行近1年的試運行,信貸風險監控系統基本具備在全行推廣的條件。自8月1日起,全行累計反饋監測信息3492條,反饋屬實有效率為87.28%。各省級分行反應,信貸監測預警信息范圍廣、準確率較高,極大地減輕了基層行人工監測風險的工作壓力,系統建設成效初顯。下一步,項目組將根據各分行反饋的建議和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繼續豐富模型種類并提升前瞻性預警能力,不斷擴充風險信息來源,強化系統間的協調機制,推動農發行信貸風險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