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法治建設要求融入日常經營各環節,統籌好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夯實信貸擔保法律審查工作,近期,農發行組織印發《信貸擔保法律審查操作要點》(以下簡稱《操作要點》),作為信貸擔保申報、調查、審查各環節統一的操作指引,推動全面加強信貸業務基礎管理,全力服務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
擔保作為銀行貸款的第二還款來源,在銀行經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風險緩釋作用。近年來,隨著《民法典》《公司法》《土地管理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新法新規頒布實施,以及農發行信貸管理體系改革深入推進,涉及信貸擔保法律審查的內外部法規政策、制度流程發生較大變化,對全方位加強改進信貸擔保法律審查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農發行根據新政策新變化,在梳理完善以往信貸擔保法律審查制度基礎上,結合新形勢下信貸業務法律風險防控要求,制定了《操作要點》,其內容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全面性。《操作要點》涵蓋了農發行信貸實踐中較為成熟的36種擔保方式,共歸納、提煉出審查操作要點809個,收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180余件,在內容上較為全面、完整,能夠基本滿足全行各類信貸業務擔保管理需求。
二是可操作性。《操作要點》采用表格化方式列舉審查要點,形成了規范化、標準化的審查模板,便于信貸人員學習和操作。同時,《操作要點》對信貸擔保業務辦理提出全流程、標準化的統一要求,減少了前中后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對信貸業務申報推薦、調查評估和審查審議具有很好的指導性,有利于促進法規制度落地和提高辦貸效率。
三是靈活性。《操作要點》針對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綠色權益擔保方式和“三農”特色押品提出了原則性的審查意見,為基層行依法合規創新融資擔保模式注入新動能,進一步強化政策性資金對生態修復、環境保護、污染防治、“三農”建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印發實施《操作要點》,是深入推進“法治農發行”建設的具體舉措,是防控信貸業務風險的關鍵抓手,是支持業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農發行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提高識別、防控信貸擔保法律風險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夯實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