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遼寧省分行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總行黨委具體要求,秉承“支農為國、立行為民”崇高使命,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發揮農業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2012年以來,累計投放各類支農貸款3717.5億元,貸款余額凈增944.48億元,連續5年保持“零不良”,全力助推遼寧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糧豐價穩天下安 端穩“中國飯碗”
遼寧分行始終心懷“國之大者”,不斷加大對黑土地保護、種業振興和糧食收購的支持力度。2012年以來,累計投放各項糧油貸款2065億元。
提質增效助地肥腴。昌圖縣位于遼寧省最北部,有著廣袤富饒的黑土地。2022年,昌圖縣支行與縣農業農村局、縣建設集團建立“高標準農田、黑土地保護項目”合作關系,主動為地方融智、為企業融資,推進實施10.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在農發行3500萬元貸款支持下,我們高效能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遼北糧倉的黑土地‘生金’、老百姓增收。”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介紹道。2017年以來,遼寧分行深入實施“兩藏”戰略,累放農地類貸款53.02億元,支持黑土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及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等45個,夯實80余萬畝糧食生產根基,確保土地提質增效、農田旱澇保收、糧食高產穩產。
接續支持種業振興。在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實驗室,科技人員正在對種質資源的優良基因進行篩選。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沒有農發行連續17年的支持,東亞種業將錯過很多歷史機遇,也很難渡過一次次的困境難關。”2006年以來,遼寧省分行營業部累計向東亞種業及集團成員企業投放農業科技貸款18.75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生產加工、推廣銷售,幫助企業成長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企業產品占遼寧種業市場份額30%以上。
堅守主業穩定市場。2022年7月,在經過一個糧食年度的試運行后,遼寧分行與遼寧省糧食發展集團、易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遼糧數字化糧食產業標準”運行系統在沈陽正式啟動。遼糧集團董事長表示:“在遼糧標準的有效運作下,國內優質倉儲資源將得到優化整合,進一步促進糧食產業合作,為‘中國碗’貢獻更多更好的遼寧糧。”遼寧分行始終將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提升糧食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資金供應力度,培育建強優質糧油產業鏈客戶群,不斷提高政策性金融調控穩定糧食市場能力,守好“大國糧倉”,端穩“中國飯碗”。
▲昌圖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產業興旺農民富 “貸動”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遼寧分行堅持以產業發展為總抓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快推動遼寧農業農村現代化,切實保障農民持續增收致富。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農業產業相關貸款195.8億元。
突出特色產業“旺”。在丹東鳳城市藍旗鎮的天賜藍莓小鎮,300棟溫室暖棚建設有序推進。“天賜藍莓是咱的致富果,甜酸可口、營養價值高。”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農發行6000萬元貸款支持下,我們擴大了土地流轉規模、升級了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后年銷售收入有望達到6200萬元。”遼寧分行依托本省資源稟賦,以涉農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以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為抓手,統籌運用“供應鏈金融”“項目+特色產業”“核心企業+合作社+農戶”“擔保公司+合作社+農戶”等信貸模式,加大對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和特色產業全產鏈的信貸支持力度,配合地方政府推動組建了大米聯盟、草莓聯盟、櫻桃聯盟、河蟹聯盟,助力打造了大連櫻桃、大連海參、桓仁山參、丹東草莓藍莓、盤錦大米、朝陽小米、宏發肉雞、韓偉蛋業等一批遼寧地標農業品牌,“貸”動農業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
紓困解難企業“壯”。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是“山參之鄉”,山參種植面積、基地規模居全國首位,山參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七成以上,是遼寧省百強農產品品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遼寧參中堂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自建的人參博物館中,企業董事長介紹道:“疫情期間,農發行伸出援手,提供了740萬元貸款,幫助我們度過了經營最困難的時期。”2020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遼寧分行積極貫徹國家各項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春耕備耕政策,通過優化流程管理、創新融資服務模式、加大融資輔導、踐行減費讓利政策等措施,幫助小微企業“爬坡過坎”“紓困解難”,助力涉農企業平穩健康長遠發展。
精準幫扶農民“富”。坐落于貴州省盤州市羊場鄉徐塞村的貴州韓偉蛋雞養殖基地被譽為“全國海拔最高的現代化養殖場”,是大連市分行東西部協作扶貧示范項目。大連韓偉集團董事長表示:“農發行1.05億元‘遠水’解了相距3000公里的‘近渴’,讓我們成功在貴州高原建了新廠,為當地脫貧和鄉村振興筑起了‘幸福巢’。”如今,這座養殖基地每天向廣州、深圳、上海等地輸出81萬只生態雞蛋,帶動當地110余戶困難群眾增收180萬元。遼寧省分行將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主動提供融資、融智、融商、融情服務,精準加強對貧困地區和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加強產業扶貧、干部掛職駐村幫扶,以真扶貧帶來真變化。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各類扶貧貸款201.27億元,帶動和惠及90萬貧困人口,精準幫扶貸款投放額和余額居全省金融機構首位。
▲鳳城市藍旗鎮藍莓種植項目
綠色發展向低碳 “繪就”生態畫卷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遼寧分行聚焦“三農”領域綠色發展,不斷創新支持模式,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描繪天藍山青水凈的遼寧生態新畫卷。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綠色信貸貸款余額215億元。
“好風光”繪就“風光好”。晴空夏日,微風吹拂,朝陽北票市的農業大棚上、農戶庭院里、廢棄礦山中,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遼寧恒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遼寧全年日照時長超過2400小時,發展光伏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農發行的支持下,該公司以集中式、分布式方式,在北票市修建了3個“光伏+”項目,總裝機量116.77WM,年均發電量達到18581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5.7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70萬噸。
“礦山黑”蝶變“生態綠”。在撫順市青年路采沉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現場,廣袤的田野上稻浪滾滾,稻田旁大片冷香玫瑰爭相綻放,引得大批游客前來打卡拍照。2018年,撫順市分行投放貸款2億元支持撫順市采煤沉陷區土地綜合治理,如今,這里已經實現從“礦山黑”到“生態綠”的根本性轉變,成為集花海、良田、公園于一身的“田園綜合體”,在改善生態的同時創造了新的經濟效益,切實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清如許”潤澤“宜居城”。錦州市東湖森林公園坐落于小凌河和女兒河交匯處北測。2019年1月,錦州市分行投放貸款10億元,支持錦州市城市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小凌河城區段河道防滲處理工程,改善水生態環境,提升人居品質、提高防汛能力。2022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遼寧考察,在錦州察看了小凌河沿岸生態環境后說:“看到這里經過整治,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感到很欣慰。”
▲錦州市東湖森林公園建設項目
基礎設施變通暢 助推城鄉融合
城鎮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遼寧分行大力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十年來累放貸款1562.85億元。
鋪就致富路。鞍山海城市是全國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海城外環路是城鄉結合的必經之路,以前路面坑洼不平、狹窄擁堵,百姓出行不便,周邊產業發展也受到制約。2015年12月,鞍山市分行獲批整體城鎮化貸款34億元,支持海城市海西新城整體城鎮化60多個民生項目建設。如今的外環路,通達四方、寬敞平坦,成為海城城鄉交通的重要樞紐。海城市興海管理區主任表示:“在農發行的支持下,海城外環路煥然一新,在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時推動了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老百姓的收入增長。”
扮靚幸福村。2017年3月,遼陽市分行先后獲批2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項目貸款9.25億元,用于支持遼陽轄內四區兩縣共108個行政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施后,108個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村里還增設了衛生室、便民超市和圖書館,逐步實現了道路硬化、村莊亮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村屯綠化、管理優化的城鄉融合建設目標。遼陽縣東喻村的村民活動廣場上,村民們說起村里的變化時贊不絕口:“道路寬敞平坦,環境優美清新,還安裝了路燈,美麗鄉村建設給我們帶來了大實惠!”
保供穩民心。今年以來,面對突發疫情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影響,遼寧分行聚焦地方疫情防控、企業復工生產、民生物資保供等民生重點領域,累計投放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貸款94.13億元,在支持應急醫療設備材料和百姓生活物資供應的同時。保障上海、沈陽、長春、吉林等地蔬菜供應,為穩住經濟基本盤保駕護航。6月14日,營口市黨政負責人來到遼寧分行,對農發行的工作表示感謝,并送來一面錦旗:“鼎力馳援,同心戰疫得全勝;虔心相助,共謀發展繪新篇。”
▲遼陽市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十年起宏圖,而今從頭越。站在新的起點,遼寧省分行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三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