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藍圖的見證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青海發展擘畫藍圖、把脈定向。根植于大美青海高原沃土,秉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職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青海省分行以十年歲月為筆,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卷,傾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十年來,累計投放各類貸款超過1000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貸款余額450億元,較2012年初增長226.80%,貸款年均增速13.22%。
堅守支農初心 服務國家糧食安全
青海省分行主動順應糧棉油收儲政策改革,堅持以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于“保供應”,支持儲備企業成品糧儲備,全力服務青海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發揮“保供穩價”主力作用。積極支持糧棉油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及糧油流通體系建設,服務糧棉油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擦亮“糧食銀行”品牌。十年來,全力保障各級儲備糧油增儲輪換信貸資金供應,積極支持省內糧油收購,累計發放各類糧油貸款107億元,為保障青海糧食安全,平抑市場糧價,藏區社會穩定,起到“壓艙石”的作用。堅持精準施策,全力支持“六穩”“六保”,支持農資化肥采購存儲,保駕春耕備播,累計投放化肥儲備貸款37億元,支持企業儲備化肥滿足全省85%以上化肥需求,充分保護了廣大農民利益,為高原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糧食安全和市場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海南州過馬營鎮青稞種植情景
聚合全行資源 扛起脫貧攻堅重任
青海省集西部、民族、貧困地區于一身,貧困人口點多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原因復雜。作為服務脫貧攻堅的主力銀行,青海分行堅持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構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貧格局,推動各種資源、各項工作、各方力量向服務脫貧攻堅聚合。
脫貧攻堅期,該行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311億元,支持精準扶貧項目106個,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5萬人次,覆蓋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易地扶貧搬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棚戶區改造、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累計投放“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貸款93億元,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47億元,占扶貧貸款投放額的47.20%。通過校園招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捐款資助“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消費扶貧等方式,落實社會幫扶責任。2016年以來,該行先后獲評青海省“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和“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全省18個分支機構中超過60%獲得當地政府脫貧攻堅表彰。涌現出不同層級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近40人次,2020年獲頒青海省總工會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2021年在青海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暨鄉村振興推進大會上獲評“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以來,面對“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青海分行持續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在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先鋒主力模范作用。聚焦42個脫貧縣和1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推動更多項目、資源、舉措向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等重點領域聚集。截至目前,累計投放銜接貸款77億元,鞏固銜接貸款余額264億元;42個脫貧縣中有機構的分支行均實現貸款投放,貸款余額217億元;15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縣貸款余額44億元。
▲青海省重點路網工程建設項目
聚焦地方優勢 “灌溉”高原特色產業
毛絨是青海有名的特色產業。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時去過的圣源地毯有限責任公司,就是青海省毛絨類企業的代表之一。走進位于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的圣源公司,機織車間、手工槍刺車間、阿克斯明地毯織造車間里的工人們全神貫注,忙著生產訂單上的產品。“沒有農發行的貸款支持,企業不會發展得這么穩健。”圣源公司財務總監表示。2011年以來,青海分行先后向該公司投放貸款近5億元,支持公司從2個車間擴大到13個車間,年產量達到50多萬平方米,其中70%銷往國外,年產值超過1億元。
十年來,青海分行有效發揮服務農業現代化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培育新動能和新業態,支持“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老字號”、打造新亮點,擇優支持青稞、牦牛、藏羊、藏毯、高原鉀肥、中藏藥材等高原特色產業發展以及冷鏈物流、批發零售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探索形成“牦牛貸”“藏羊貸”“藏毯貸”等特色信貸品牌,擴展和延伸了政策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和領域。十年來,累計投放信貸資金超過200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累計支持青稞儲備企業12家,支持生豬、牦牛、藏羊養殖及肉食品加工企業12家,支持羊絨藏毯企業4家,用金融活水“灌溉”了高原特色產業。
▲高原清潔能源產業項目
立足資源稟賦 傾力守護“中華水塔”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譽。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要結合青海優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明確要求。青海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地方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切實肩負起“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歷史使命,持續打造“水利銀行”“綠色銀行”特色品牌。
十年來,該行累計投放水利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建設、城鄉一體化、農村土地整治、棚戶區改造、農村交通等項目貸款近420億元。聚焦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突圍破冰,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積極申領碳減排支持工具,扎實開展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深挖項目節能減排效果,將農業政策性金融資源投向重點、優勢領域,形成綠色發展合力,創新推出具有高原特色的環境修復、生態林業、光伏發電、農村路網建設等信貸產品,助力一批綠色重點新興項目在高原大地應時而生、茁壯成長。2021年以來,該行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新態勢,累計投放“四地”建設貸款90億元,占貸款總額的93.25%;6月末“四地”建設貸款余額416億元,占比92.5%;支持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守護“中華水塔”,留住青藏高原神秘秀麗的自然風光。
▲海南州塔拉灘七標段100MW光伏電站項目
黨建強體鑄魂 譜寫創新發展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分行歷屆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青海這片紅色熱土,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轄各級黨組織夯實從嚴管黨治行主體責任,秉持“做真做實黨建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理念,切實把艱苦奮斗精神引導到干事創業和攻堅克難上,充分激發“細胞”活力,推動黨建工作高位運行。大力推進黨建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圍繞“三位一體”辦行理念,用“支農報國、立行為民”的崇高使命引領人,用“建設現代化農業政策性銀行”的美好愿景激勵人,用“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價值追求鼓舞人,把文化理念體系貫穿信貸支農、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全過程,不斷推動業務有效發展,涌現出五一勞動獎狀、勞動模范、青年崗位能手、“最美農發行人”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樹立了“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良好品牌形象。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海農發行人將始終飽含對廣袤青海大地的深厚感情,持續匯聚全行之力,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銀行職能作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上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