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篤行致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西省分行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守服務“三農”主責主業,充分發揮了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主體和骨干作用,在奮力助推江西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傾情助力描繪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畫卷里,是風吹稻浪的豐收繁忙景象
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江西是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也是我國南方以水稻為主的重要糧食產區,以約占全國1.8%的耕地生產了全國3.6%的糧食。江西分行始終把服務糧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糧食銀行”品牌和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
全力保障糧食收購資金供應。按照“保收儲、增供給、當主導、防風險”的總體要求,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糧食收儲及調控政策,積極支持中央、地方糧食儲備增儲、輪換以及最低收購價收購,加大市場化收購資金供應。十年來,累計投放各類糧油收購貸款超過1220億元,平均每年支持收購的糧食市場份額約占江西社會收購量的50%以上。
積極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充分運用訂單貸、定購貸等供應鏈信貸模式,支持糧油供應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以及各類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積極支持現代種業工程和種子庫建設,推動“育繁推一體化”和種業轉型升級。大力支持優質企業在經營模式上不斷拓展和創新,積極推進“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積極支持“優質糧食工程”“優質稻米工程”和“江西好糧油”“稻谷區域品牌”“贛鄱正品”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優化提升糧食信貸服務水平。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創新業務模式,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結算服務,保持網銀、銀企直聯系統“7×24”服務通暢,提高資金支付結算效率,有效解決農民、糧食經紀人排隊等候和資金結算時滯等問題。積極落實總行政策,給予糧油類信貸客戶利率優惠,實質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景德鎮市高嶺中國村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畫卷里,是脫貧致富的幸福小康生活
江西曾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2011年底時全省共有25個貧困縣。江西分行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舉全行之力盡銳出戰,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爭當金融扶貧先鋒主力。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脫貧攻堅期,累計投放扶貧貸款1660.23億元,期末扶貧貸款余額1368.93億元,投放額和余額連續6年保持全省金融同業第一。累計服務扶貧客戶534戶,支持脫貧攻堅重點項目442個,惠及貧困人口565.85萬人次。支持貧困地區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投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83.75億元、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貸款54.86億元,支持搬遷安置人口23.28萬人次,助力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累計向全省25個貧困縣投放扶貧貸款722.07億元,實現全省貧困縣全覆蓋,助推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傾力開展定點幫扶工作。聚焦定點扶貧、千企幫千村、對口支援等重點工作,通過加大信貸投入、直接捐贈、爭取項目資金等方式多渠道籌措扶貧資金,支持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省分行定點幫扶樂安縣金竹鄉半坪村,連續多年在省派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中獲得“好”的最高等級。總行對口支援江西南豐縣以來,該行累計向南豐縣投放貸款47.19億元,培訓基層扶貧干部和技術人員39396人次,向南豐縣捐贈資金1746.38萬元,引進社會幫扶資金379.49萬元,得到南豐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成為農發行對口支援的一張靚麗“名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省分行層面設立專職部門,成立鄉村振興處,堅持組織領導不減弱、扶持政策不減少、工作要求不減輕、考核標準不減低“四個不減”,推進機構、政策、產品、工作、制度“五個銜接”。聚焦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和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等重點領域,加大對18個省級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2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信貸支持,累計投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貸款2103.11億元,貸款余額1741.99億元,有力支持脫貧地區持續改善教育、醫療衛生和農村安全飲水條件,幫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繼續改善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同時,積極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助推全省“一村一品”“一縣一業”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通過加大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項目建設的信貸支持,推動江西發揮“紅、古、綠”旅游資源優勢。
▲吉安市青原區渼陂旅游聚集區旅游提升建設項目
畫卷里,是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圖景
農村是全面建設美麗江西的主陣地和展示地。江西分行持續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助力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秀美鄉村。十年來,該行緊密對接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貸款551.25億元,支持項目建設178個,持續加大對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累計投放農村路網貸款453.95億元,支持項目建設238個,加力支持“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農村公路連片成網、進村入戶。同時,積極加大對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推動城鄉融合,促進區域協調。大力支持以縣城城鎮化為重點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補齊城鄉融合基礎設施短板,積極支持智慧城市、農村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放城鄉一體化貸款1207.57億元,支持項目建設286個,推進城鄉功能與品質不斷提升,助推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聯通化、均等化、一體化。全面落實中央和江西省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大力支持贛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截至2022年8月末,該行在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貸款余額達2003.97億元,占該行貸款余額總量近47.4%,助力激發革命老區發展活力。
守護綠水青山,打造綠色金融。深度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積極助力生態保護修復、環境保護、大氣水土污染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投放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48.19億元,該行支持的新余市仙女湖區礦山和山體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入選2021年江西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大力支持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和“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累計投放水利建設貸款738.89億元,助力構建長江經濟帶江西綠色生態廊道。截至2022年8月底,綠色信貸余額856.65億元,擦亮了“綠色銀行”品牌。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
畫卷里,是紅色初心的支農報國情懷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扎根在這片紅色沃土的唯一農業政策性銀行,江西分行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建引領發展。十年來,該行牢牢把握政策性銀行的政治屬性,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先后實施“黨建引領樹標桿、深度融合促發展”工程、打造“五有”紅色黨建品牌,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落實黨建工作三年規劃、創造性地提出完善黨建業務“十項融合”工作機制,在全行選樹了50個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型”示范案例,切實發揮黨建對服務鄉村振興的引領、保障、推動作用。今年以來,該行以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賡續紅色血脈,持續加快信貸投放助力穩經濟大盤,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崇高使命。
擔當促進發展。十年來,該行持續深入推進“黨建+”,把促進業務發展、防范金融風險、增強干部員工凝聚力等作為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支持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防洪抗汛、六穩六保等大戰大考中,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破解重大項目、重大難題結合起來,開展“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示范黨支部創建、黨員先鋒隊組建、掛點幫扶黨員沖鋒等活動,有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在為民服務第一線、業務經營主戰場、急難險重最前沿發揮戰斗堡壘、先鋒模范作用。
實干推動發展。十年來,該行擔當支農使命,持續加大信貸支農力度,累計投放各類貸款6268.73億元,貸款余額從729.4億元增長到3768.91億元,累計增長了4.17倍,貸款余額和凈增額位于全國農發行系統前列,信貸資產質量始終保持全省銀行系統最優水平。有效引導社會資金反哺“三農”,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沛優質的金融“活水”,有力支持了一大批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項目建設。
▲尋烏縣產業孵化示范基地建設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