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發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總行黨委各項決策部署,精心繪制產業信貸發展藍圖,堅決服務穩住經濟大盤和農業現代化,為產業信貸業務發展注入新動能。十年來,全行產業信貸業務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為全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國家戰略顯擔當 繪制產業信貸發展藍圖
產業客戶條線圍繞服務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主動對標對表國家戰略和農發行高質量發展大局,科學謀劃發展路徑,制定產業信貸“一五四三”總體思路。
全力服務農業現代化“一個工作重心”。自2016年總行產業客戶部成立以來,累計投放貸款16045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貸款余額年均增速超40%。
全力服務“兩藏”戰略、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涉農產業融合發展、產業鞏固與幫扶、普惠小微“五大業務領域”。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農地農技貸款5972.26億元,生豬全產業鏈貸款1250.08億元,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1907.68億元,產業類幫扶貸款6186.53億元,普惠小微貸款1420億元,全面超額完成各項履職發展任務。
聚焦謀發展、控風險、調結構、優服務“四方面發展思路”。堅持優中選優,從產品、客戶、區域等維度,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和重點客戶工程,優質客戶占比持續提升;不斷加大風險清收化解力度,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不斷優化調整業務結構,提升業務發展質量,聚焦拳頭產品精準發力,政策性貸款占比顯著提高;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經營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效。
堅持補短板、促轉型、強黨建“三項重點任務”。全力服務穩住經濟大盤,建立逆周期、跨周期調控機制;持續推進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線上業務邁入“以我為主”新階段;大力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榮獲總行機關“四強”黨支部和先進基層黨組織。
聚焦主責主業謀發展 服務農業現代化和穩住經濟大盤
全力服務藏糧于地戰略。“農地銀行”品牌是農發行著重打造的“四大銀行”品牌之一。自2014年試點開辦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貸款以來,農發行緊緊圍繞農村土地這一核心生產要素,不斷探索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等信貸支持路徑,截至2022年6月末,農地業務貸款余額年均增速超過90%。農地業務整體發展的歷程,從探索單一的土地流轉,到土地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機結合,到全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再到以耕地保護為核心支持土地復墾、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農發行服務“藏糧于地”戰略,適應“三農”發展趨勢、拓展業務“藍海”的遠見卓識。隨著“三農”事業對金融服務的要求不斷提升,農發行農地業務的內涵和外延也得到了有效拓展,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有力保障。
全力服務藏糧于技戰略。一是積極服務農業科技創新。聚焦種業振興、高端農機裝備、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等,推進農業科技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2012年以來,累放農業科技貸款1328.55億元。二是打造農業科技亮點,消除業務空白點。積極支持南京農創園、山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國家級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通過業務指導、實地調研等方式,幫助寧夏、貴州、上海、重慶等分行實現農業科技貸款“零”突破。三是積極支持種業振興,發揮政策性金融示范作用。針對農業產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加大對現代種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
全力服務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一是積極支持農業豐產豐收。搶抓春耕備耕農業生產關鍵時節,加大對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等農業生產環節的支持。二是積極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穩市場。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定生豬生產的決策部署,提升政治站位,加大信貸投入,助力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自2019年開辦以來,累計投放生豬產業貸款1250.08億元。三是全力服務保通保暢促循環。積極支持冷鏈物流設施、倉儲設施和重要物流節點建設,支持農村電商、智慧物流、農超對接、農產品直供直銷等新型流通業態。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2707.07億元。
全力服務涉農產業融合發展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一是持續加大產業幫扶力度。聚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原深度貧困地區,全力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富民產業。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產業專項幫扶貸款2121.78億元。二是持續做好定點幫扶工作。綜合運用信貸支持、招商引資、消費幫扶、資金捐贈、人才引進等多種手段,認真做好廣西隆林定點幫扶工作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三是支持農業全產業鏈發展。聚焦“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工程和規模化主導產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帶動引領作用,推進“生產+加工+銷售”縱向融合、“田園+休閑”橫向融合、“電商+科工貿”多向融合。
全力服務小微企業紓困解難。2018年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決策部署,農發行提升政治站位,積極開展普惠小微業務。一是設立專職機構。2019年5月,成立小微客戶處,專門負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同年8月,設立小微企業線上服務管理中心,探索運用金融科技,開辦線上普惠小微業務。二是開展小微企業服務優化工程活動。圍繞服務糧食安全、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并列入全行業務發展四大重點工程。三是主動擔當作為。堅持把支持普惠小微作為重要政治任務,2018年以來,累計支持普惠小微企業5萬戶,累計投放普惠小微貸款1420億元,連續2年在人民銀行對國有大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增量占比統計排名中位居前列。
推動業務創新促轉型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等要求,在總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研究探索小微信貸業務與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融合發展,大力推動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
以小微信貸業務為突破口,助推全行數字化轉型。深入貫徹黨中央提出的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關要求,以小微業務領域為突破口,認真落實總行黨委“急用先行”與“以我為主”兩步走發展戰略,全力推動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一是“急用先行”實現平穩運行。2019年起,先后與浙江網商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合作,打造了“農發網商快貸”和“農發微眾快貸”兩款線上業務,構建了與合作機構“聯合風控、聯合建模”機制,形成了業務發展與數字技術建設相互支撐促進的良好局面。二是“以我為主”邁出堅實步伐。自2019年開始研究建設具有農發行特色的自主化線上辦貸系統,2022年5月,歷時3年自主研發的小微智貸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逐步拉平與先進同業差距。三是制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021~2025年線上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業務發展、科技應用、機構建設等方面任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趕超同業先進水平。
強化科技賦能,大力推動農發行實現“兩個轉變”。全面推進信貸業務與金融科技深度融合,依托供應鏈、區塊鏈和封閉運行理念,建立了全流程數字化的智貸系統:包括審批管理平臺、風控平臺、區塊鏈應用平臺、手機(電腦)客戶端等4個模塊;具備理念新、技術新、開放程度高、辦貸效率高、支持額度大、利率低等6個特點;實現客戶當天在線授信申請、當天完成授信審批、貸款審批流程“零”人工干預的辦貸模式。小微智貸的順利上線運營,有力推動農發行由經驗依賴向數據依賴轉變、由銀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銀行轉變,進一步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支農支小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