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江蘇省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高質量”,錨定“一體化”,以政策性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區域協同發展沃土,全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蘇州獨溇小海鄉村振興提質增效項目
聚焦高質量,激活產業興旺新引擎。發揮“蘇湖熟、天下足”的千年農耕優勢,支持滬浙等用糧企業與江蘇糧源基地深度對接,夏糧收購貸款投放量連續7年保持系統首位,擴大糧食共同擔保基金籌集規模和覆蓋面,助力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集群。支持江蘇“北糧南運、東糧西運、外糧內運”樞紐建設,創新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平臺和農發行跨平臺直連系統“雙線”融合,支持農產品跨境采購,進一步充盈“長三角飯碗”。全力服務“兩藏”戰略,助力打造長三角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十四五”以來累計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超過300萬畝。支持無錫植物基因庫建設,助力“金陵味稻”“蘇紫豬”等種源實現技術突破,培育江蘇良種賦能產業升級。支持陽澄湖大閘蟹、高郵羅氏沼蝦等30余種“蘇字號”特色品牌做大做強,建設創意農田、景觀農業、農業綜合體,推動農產品深加工,開發農旅IP和鄉村體驗式消費,帶動百萬農戶增產增收。圍繞“雙碳”目標,聚焦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常州溧陽等地新能源產業園區建設,加速實現光伏板鋪展成海、儲能站拔節生長。
錨定一體化,織密區域協同“一張網”。持續加大交通領域信貸投入,實現15個省級農村公路建設示范縣信貸支持全覆蓋,支持建設“四好農村路”萬余里,連接起分散的村落與產業園區。通過聯合貸款形式支持海太過江通道項目,變“隔江相望”為“跨江融合”,助力長三角“1小時經濟圈”加速成型。圍繞太湖、長江、淮河等長三角區域水系治理,主動參與江蘇“幸福河湖”“水美鄉村”創建,長江大保護貸款投放量持續保持農發行系統首位,方廳水院、科創學園等示范項目拔地而起,曾經的灘涂地變身濕地公園,打造長江岸線“生態畫廊”。支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水利項目,推動長三角防洪減災體系實現再升級。夯實協同發展倉儲物流硬根基,相繼支持常州、連云港、泰州等地冷鏈物流園區化、智慧化建設,暢通長三角區域農產品高效流轉運輸。
▲常州殷杏泰美麗宜居項目
深耕責任田,繪就民生共享“幸福卷”。推出“富民安居貸”專項產品,支持蘇北農房改造、農村污水治理與給排水建設,幫助萬余戶農民告別漏雨房、泥巴路,搬進新房。發揮“蘇鄉貸”產品優勢,打造集古村落、農文旅、特色種養殖于一體的特色田園鄉村,探索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新實踐,2023年以來,支持建設蘇州、淮安等地傳統村落79個、集中連片保護區9個。全面推廣應用EOD模式,支持大美陽山生態環境修復與農文旅融合開發等EOD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全國生態休閑度假區、長三角農文旅特色鎮、“山水田園”宜居生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