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黃河入海口所在地,沿河九省區流經順序上的最后一個省份。從高原奔騰而下的黃河水橫穿廣袤的華北平原,最終在山東注入渤海,完成五千多公里的壯闊旅程。作為黃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山東在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發行山東省分行以服務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己任,聚焦沿河生態改善和綠色產業發展,持續向相關重點項目注入“金融活水”。
▲東平湖沿湖生態緩沖帶及人工濕地建設項目舊縣鄉片區
位于東平縣的東平湖是山東省內第二大淡水湖,承擔黃河下游唯一蓄滯洪區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樞紐的重任,是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東平湖水域寬闊,水質肥沃,湖區經濟形態多樣,是當地區域經濟的重要基盤。2023年,為解決東平湖面源污染、周邊鄉村污水治理難、水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東平縣出臺東平湖上游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通過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建設運作。山東分行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成立省市縣三級服務專班,在立項、可研階段提前介入,深入走訪政府、企業和當地群眾,科學制定融資方案,于2024年1月向項目授信1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放3.8億元。
▲東平湖沿湖生態緩沖帶及人工濕地建設項目老湖鎮碼頭片區
在信貸資金的支持下,東平湖EOD項目統籌推進生態治理和產業開發兩大類工程的多個子項目,各項工程建設正在穩步開展。新建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循環利用等項目竣工后,將有效解決湖區周邊鄉村污水治理難題,保障東平縣城20余萬群眾吃上“放心水”。湖岸清淤增容工程、池塘標準化改造、生態漁業基地等項目將助力當地進一步發揮漁業產業優勢,為沿湖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同時,項目規劃充分考慮東平湖作為“八百里梁山泊”唯一遺存水域的知名度,通過人工濕地、觀光農業等子項目建設,積極發掘湖區文化旅游價值,為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項目全面建設完成后,東平湖區域將形成水岸和諧、生態多樣的“一湖、一洼、兩帶、多山、多鏈”復合生態系統格局,顯著改善周邊地區的生態和人居環境,促進環境、產業、人口、經濟協同發展,為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東平湖沿湖生態緩沖帶及人工濕地建設項目舊縣鄉洪頂山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