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四川省涼山州分行立足地方資源稟賦,聚焦糧油收儲、現代糧倉建設、良種加工、特色產業發展,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累計投放大食物觀、全產業鏈糧油相關貸款52.65億元,以政策性金融助力彝涼大地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加速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涼山片區建設。
深耕主業,筑牢大國糧倉根基。立足涼山州特殊糧情,面對“山高路遠、倉點分散”的地理桎梏,涼山州分行織密“中央—省—州—縣”四級儲備服務網絡,通過加強市場研判、落實“購貸銷還”閉環管理要求,累計投放貸款7.34億元,支持戰略儲備與輪換,覆蓋稻谷、小麥、玉米、苦蕎、食用油等品種,確保每一筆信貸資金精準滴灌至糧倉“末梢”。針對“倉容不足與儲備任務倒掛”的矛盾,以信貸支持智能化新倉建設破局,累計投放貸款5000萬元,支持西昌市糧倉及配套設施建設,引入智能散熱、實時監控等系統,推動新庫點95%的倉庫實現溫控與監控“雙覆蓋”,以科技賦能實現“綠色儲糧”。
服務戰略,激活全產業鏈動能。積極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融資融智,將政策性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糧食產業鏈各環節。在土地端,創新“土地+”模式,以旱改水、土地流轉、水肥一體化等一系列舉措夯實耕地根基,在轄內宜墾地區累計投放農地類貸款48.19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13.03萬畝、實現復墾規模1.72萬畝、新增耕地面積1.17萬畝。在種子端,審批貸款2.2億元,支持以“冕粳147”為主的“冕粳系列”水稻產業融合推廣示范基地建設,依托設備迭代、技術引進與人才幫扶等手段,促進良種繁育與推廣,進一步實現水稻產能與品質雙提升,項目實施后水稻畝產將達到每畝1000斤。在加工端,充分發揮地處“世界苦蕎之都”的資源稟賦,與涼山苦蕎加工企業深度合作,累計投放貸款1900萬元,支持打造苦蕎生產、加工、倉儲、冷鏈、物流等產業鏈,實現產品由傳統苦蕎茶拓展至苦蕎茶飲、生粉、熟粉和生米等60多個品種,重塑苦蕎產業價值鏈,產品附加值提升3倍,帶動種植、物流等產業鏈增收5000萬元以上。
因地制宜,構建大食物觀生態。按照“全糧、全鏈、全行、全力”發展思路,以金融創新賦能“多元糧倉”建設,助力全域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耙黄笠徊摺睘槠髽I量身定制“三產融合”“林下經濟”等產業發展新路徑,投放貸款7400萬元,支持會東縣打造2000畝高標準藍莓產業園,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年產藍莓1500余噸,產值上億元,促進當地農戶增收就業。投放貸款6300萬元,創新“土地整治+特色種植”復合模式,支持冕寧縣食用菌原料基地及產業園建設,每年生產近800萬根菌棒,產值達到4800萬元,帶動當地50名脫貧人員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笆奈濉币詠恚塾嬐斗刨J款5.85億元,支持種植莼菜、枇杷,撫育油橄欖、云南松以及生豬養殖等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在保障糧食產能、提升經濟價值的同時,實現生態宜居與產業興旺協同發展,積極探索民族地區踐行“大食物觀”的先行之路。
▲涼山州分行信貸支持的香菇產業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