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分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落實總省行黨委決策部署,以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主線,主動融入吉林農業強省建設。在推動“兩藏”戰略、農產品穩產保供戰略、涉農產業融合發展方面,累計投放貸款103億元,貸款投放量、貸款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發揮政策性金融引領聚能作用。堅持“研字為先、學字為要、創字為源、客字為本”,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職能作用,多措并舉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引導相關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到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來。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鹽堿地綜合利用融資思路、融資路徑的研究力度,組織赴重點地區調研20余次,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問題,研究解決舉措,暢通信貸融資渠道,推動支農資金直達前沿。結合內外部政策和信貸支農案例,組織各分支機構相關人員開展專題培訓,特邀自然資源部門專家授課,進一步理清思路和操作路徑。為做好科技金融、數字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推動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創新推出涉農園區類融擔貸模式,積極推廣智農貸業務,為各類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申貸效率,成功投放全系統首筆涉農園區類融擔貸貸款,并于智農貸系統上線后,實現全系統首批智農貸貸款投放。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赴重點市縣向地方黨政、有關企業開展政策宣講。與吉林省唯一省級國有農業專業化企業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圍繞農村土地開發與規模化經營、糧食收儲貿易、生態食品、糧食深加工、種業、農機和農業數字化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授信50億元,完成貸款投放6.44億元,用于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收購等。
服務“兩藏”戰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根基。以服務“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著力點,制定《服務黑土地保護及兩藏戰略攻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細化舉措,推動各分支機構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因地制宜定制融資方案。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圍繞推動全域整治業務,通過“成立一支專班、實施一次對接、組織一次調研、開展一次研討、制定一個方案”,力爭成為吉林省各地實施全域整治工作融資的首選銀行。著力解決農地項目投資大、項目收益低等問題,創新推廣“投融建運管”“政采貸”等模式,多元化農地項目綜合收益,為服務“兩藏”戰略的承貸企業提供更多選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強化政銀合作,與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密切對接,推動建立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機制,在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發文、共建項目庫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兩藏”類業務相關貸款實現連年增長,向高標準農田、黑土地保護等領域投放貸款67.7億元,同比多投放15.5億元;貸款支持黑土地保護面積685.6萬畝,占全省黑土地保護核心區域的10%;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200余萬畝,畝均提升糧食產能50至200斤;向30余戶涉農科技型企業、種業全產業鏈企業投放貸款45.3億元、同比多投25億元。
服務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涉農產業融合發展。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為農產品產、運、儲保駕護航,為吉林特色農業賦能增效。與省發改委共建全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庫,向省政府出臺的冷鏈物流指導意見建言獻策。與省內重點保供企業密切合作,投放貸款5億元,支持全省涉農冷鏈物流、農產品安全儲存運輸體系建設。與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深化合作,聚焦“千萬頭肉牛工程”,投放貸款23.1億元,及時滿足肉牛養殖、收購、初級加工等環節的資金需求。深挖林地豐富地區資源潛力,通過社會化服務、規模化經營和產業帶動等方式,投放貸款1億元,助力人參、梅花鹿、礦泉水、木材等吉林“土特產”做大做強,保障產、供、銷、儲、運等環節的資金需求,強化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能力。持續推進普惠小微企業服務優化工程,不斷豐富小微企業信貸政策、落實各項惠利措施,全年累計向56戶涉農小微企業投放貸款5.1億元,助力小微企業在“三農”領域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