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數字金融和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以數字化推動經營管理科學化,近年來,天津市分行積極推進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在經營分析、風險防控、信貸管理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設立“數字填報員”“數字核查員”“數字監督員”三類數字員工,推動實現常態化管理,通過科技賦能切實助力降本增效。
建立制度規范。2023年以來,天津分行推動RPA技術成功應用于反洗錢、人員異常行為排查和手工報表減負三大領域,上線以來運行平穩。在此基礎上,分行結合系統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對RPA技術開發使用、運行維護、安全管理、審計評估等全流程工作機制進行深入梳理,為保障“數字員工”工作能力和工作連續性,先后擬定RPA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管理、項目管理、應用管理、運維管理、安全管理、后評價管理等7個實施細則,設立專人專崗對接日常工作,為“數字員工”平穩工作保駕護航。
提升報表效率。天津分行聚焦基層行手工報表負擔重問題,充分發揮RPA技術快速打通多應用系統、精準采集處理數據的優勢,推動實現手工報表“動態清零”目標。“數字員工”可按照定時調度,自動跨系統下載源表、自動填制、自動報送,滿足各條線日、周、旬、月、季各頻度統計需求,報表完成時間最高縮短80%,效率提高3到72倍。2023年,天津分行率先完成65張轄內特色手工報表精簡任務,2024年進一步加大力度,實現9張新增轄內特色報表手工填報“動態清零”,持續減輕基層負擔。
實現流程上收。天津分行借助RPA跨平臺跨應用技術能力,探索創新應用場景,錨定基層報表上收,突破應用系統數據不一致、源頭數據不完整、抽取加工不準確、填報口徑不規范難題,形成“業務系統+校驗工具表+源頭臺賬”的數據收集、審核及校驗體系,實現指標監測、數據填報、匯總審核、上報下載、歸檔移交等全流程自動化,將原先需要轄內10個基層行、累計20余人完成的66張指標類報表上收至分行集中完成。同時,總結編寫《報表上收管理操作手冊》,建立包括職責分工、操作規范、數據質量考核、應急預案等報表上收管理機制,初步實現數據管理扁平化、集約化,發揮業技融合效能,積極向科技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