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優勢,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助推甘孜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經濟社會有序發展。“十四五”以來,累計審批貸款33.7億元,投放貸款17億元。今年以來,審批貸款9.58億元,投放貸款4.48億元,截至目前,各類貸款余額26.94億元,同比增長3.6億元,增幅居全州金融機構首位。
立足“保供應”,服務高原糧倉。青稞作為高原地區特色谷物,是藏族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甘孜州是全省最大的青稞生產地,種植面積50萬畝,總產量超過10萬噸,占全省70%以上。甘孜州分行堅守糧食業務主陣地,充分發揮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全力支持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積極對接發改委、糧食局等部門,全面研判小麥、青稞等糧食市場收購形勢,合理測算企業收儲資金需求,提前做好授信核定工作,在糧食存儲、輪換各環節把好關、站好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十四五”以來,累計投放糧油貸款近3億元,其中,投放貸款8500萬元支持青稞儲備、輪換。
著眼“美鄉村”,保護傳統村落。甘孜州擁有94個國家級傳統村落,268個省級傳統村落,總量均居全省第一。甘孜州分行緊緊圍繞國家方針政策,把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同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有效路徑,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今年10月,省州兩級行聯動,快速審批色達縣傳統村落保護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基礎建設項目貸款2.1億元,并實現首筆投放2276萬元。項目將傳統村落經濟與“路衍經濟”打捆打包,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將部分社區空間規劃為便民利民商業服務設施,帶動當地農民參與項目建設、從事銷售服務等工作,幫助農民增收,形成了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四五”以來,甘孜州分行累計審批傳統村落保護項目貸款4.8億元,投放貸款1.41億元,支持國家級傳統村落保護項目4個、省級傳統村落項目1個、涉及色達縣翁達村、雅江縣木澤西村等傳統村落,形成了色達縣“以傳統村帶周邊村”、理塘縣“人文品牌活化利用”、鄉城縣“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等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助力打造建設“千萬工程”甘孜樣板。
▲理塘縣傳統村落保護地德西村勒通古鎮
聚焦“優生態”,支持林業產業。甘孜州作為四川的“綠肺”,擁有森林面積539.47萬公頃,蓄積量4.865億立方米,總量居全省首位。甘孜州分行立足當地林業資源稟賦,提前謀劃,靠前發力,省州兩級行協同聯動,召開政策宣講會,積極宣介農發行貸款政策和信貸產品,組建項目專班,提供融資融智金融服務。今年,甘孜州分行向瀘定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及林業產業發展項目審批貸款3.6億元,并投放首筆貸款674萬元,成為全州支持林業產業發展的首家銀行。貸款用于支持瀘定縣7個鄉鎮林木的收儲改培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營造林建設71700畝,經濟林建設7000畝,林下經濟建設7000畝。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縣域森林質量,助力減碳增匯,促進林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共贏。
圍繞“惠民生”,支持“三供工程”。“十四五”以來,甘孜州分行聚焦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支持供暖建設項目,成為甘孜州最早支持“三供工程”的政策性銀行。位于甘孜州西北部的色達縣和白玉縣,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低溫持續時間較長,一年中有供暖需求的時間超過200天。甘孜州分行提升站位,主動對接政府部門和項目公司,成立基金攻堅小組,通力合作、各司其職,2022年累計投放農發基礎設施基金9090萬元,支持色達縣、白玉縣供暖建設項目。建設總供暖面積63.8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室內外電氣、室外熱源及管網、室內末端、配套建筑及其他附屬設施等。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高原藏區現有工作生活環境,對提高藏區居民生活水平、維持藏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