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載風雨兼程,促改革重任在肩。回首奮斗歷程,總行運營管理部始終認真貫徹落實農發行黨委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全行經營管理基礎平臺和公共跑道作用,錨定安全運營、合規運營、集約運營、智慧運營方向,不斷深化運營集約化改革成效,助力全行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蹄疾步穩推動運營集約化轉型
2018年,農發行啟動包括運營集約化改革在內的八項重點領域改革。運營管理部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2019年完成“省行集中”,實現分散運營向集約運營的轉軌;2022年5月完成“全國集中”,構建“柜面+總行集中作業中心”全新運營模式,使農發行運營管理達到同業先進水平,為持續深化運營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客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柜面業務處理實現“前臺業務受理、后臺集中處理”工廠化流水線作業模式,業務辦理效率提升,客戶體驗明顯改善。持續優化客戶業務辦理渠道,賬戶開立、網銀簽約等8類對客業務開通線上預約功能,形成“線上預約+線下辦理”模式,實現客戶“一次臨柜、一次辦結”;同時,整合柜面業務憑證,精簡客戶辦理手續,為客戶提供“一單多用、多事共辦”的便捷化服務,有效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風險防控措施不斷強化。接入天璣數據平臺、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等內外部數據源系統,將柜面業務辦理規則及反洗錢校驗、大額查證等合規要求嵌入系統流程,強化業務辦理的合規性、一致性。引入印控儀、交互屏等機具,將7類柜面印章全部納入印控儀或上級封存管理,實現用印、簽字環節線上化、自動化,風險防控由“人控”轉為“技控”“機控”。
運營降本增效作用明顯。精簡業務冗余環節,打通業務斷點,盡職調查、網銀落地審核、利率審批等跨條線流程實現線上串聯,運營協同效率明顯提高。加強核心業務系統、新一代信貸管理系統等行內業務系統互聯,貸款發放、貸款展期等25項常用信貸業務實現系統間直驅處理。通過OCR識別、版面識別、條形碼識別等技術手段,推進數據信息自動化采集,切實降低了運營成本。
多措并舉深化集約化改革成效
2023年,運營管理部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以科技賦能為手段,推動改革創新,深化改革成效,持續推進“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運營集約化。
推動集約化更大范圍。踐行“一個銀行”理念,按照“由易到難、分步實施”、“成熟一項、集約一項”思路,將同質同類操作性業務有序納入集約化范圍,推動運營資源跨條線共享復用。運營全國大集中在總行營業部成功推廣上線,補齊了集約運營最后一塊“版圖”,實現全國“機構全覆蓋”。通過運營大集中平臺集中處理信貸客戶證件信息采集、小微智貸簽約解約等業務,邁出集中作業范圍跨條線拓展的第一步。在實現柜面對客業務在總行作業中心“應收盡收”基礎上,啟動銀企對賬等風控類業務在省行層面集中處理試點。
推動集約化更高水平。積極探索新技術應用,強化集約運營能力。秉承客戶旅程理念,聚焦線下最高頻的開戶業務,梳理流程、打通堵點,制作賬戶開立服務指南,持續提升開戶服務質效。推動系統互聯互通,推進核心業務系統與反洗錢系統間的數據共享,減少柜面反洗錢補錄任務,切實為基層減負。
錨定數字金融加快智慧運營建設
2024年,運營管理部聚焦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啟動“接觸層、交付層、管控層”三層智慧運營體系建設,出臺智慧運營發展規劃,推動集約運營向智慧運營轉型。
豐富接觸層服務場景,構建全渠道智慧服務體系。打造“農發智銀”統一服務門戶,提升電子銀行功能體驗,拓推定制化特色服務渠道,重構微信客服平臺和智能客服系統,構建“入口聚合、場景多樣”的對客服務體系。開展網點標準化智能化建設,深入推動對客服務一體化,加快落實基礎工作標準化,有序推進運營設施數智化,打造智慧網點。
優化交付層業務流程,打造敏捷業務交付能力。完善集中作業模式,組建組織管理、通用業務和專業審核三類集中作業團隊,推動反洗錢可疑交易、信貸放款支付等全國集中處理,擴大集約運營資源共享復用范圍。引入智能化工具,運用ICR技術替代作業中心“一錄”,自動識別采集信貸財報信息,提高業務操作自動化水平。推進農發行遠程銀行建設,以音視頻工具為切入點,探索打造全媒體數字化遠程客戶服務模式。
挖掘管控層數據價值,提升智能感知決策水平。以數據為抓手強化專業精細管控,搭建“三平臺一體系一家園”運營場景全覆蓋管控機制,優化運營應用服務管理平臺,建設運營可視化監控平臺和專業化參數管理平臺,構建運營數字化風控體系,營造共享交互的“運營家園”。挖掘運營數據資產價值,為全行經營管理提供更多運營領域決策支持。
砥礪奮進鑄輝煌,不忘初心再啟航。站在農發行“而立之年”的關鍵時點上,運營管理部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思維,推動集約化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為農發行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加強勁的運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