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總行黨委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先行先試,2023年以來,累計投放貸款3382億元,截至今年7月末,分行貸款余額6172億元,較年初增長15%,以高質量政策性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緊扣長三角發展“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推動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拓展。一是強化系統謀劃。確立“在執行國家政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作表率,在系統高質量發展中作表率,在改革創新中作表率”的履職定位,以“三個表率”引領高質量發展。促成總行與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支農工作成效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是省內唯一連續4年鄉村振興考核“優秀”的政策性銀行。二是強化銀政合作。堅持政銀高頻互動,實現“戰略合作先行、政策宣講跟進、項目落地見效”三步走。行領導帶隊走訪市、縣級政府和省主管部門,采用“合作簽約+項目清單”模式,與各級政府和部門簽訂合作協議,去年以來投放信貸資金2000億元。三是強化服務創新。靠前服務,提前介入項目模式設計,審批省級以上重大項目196個;貼身服務,省行班子帶頭當好“首席營銷官”,聘請行資深擔任“首席營銷執行官”,營銷重點客戶、推動重大項目;定制化服務,為重點客戶、重點領域、重點產品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十四五”以來,央企客戶數量和貸款余額均翻倍。
聚焦主責主業,為長三角一體化融資融智添動能。把長三角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一是連結“一條鏈”,暢通產業鏈創新鏈跨區域協同。構建長三角糧食“產購儲運銷”協同保障體系,支持滬、浙等主銷區用糧企業開展產銷合作,每年通過產銷區供需銜接模式發放貸款超過100億元,夏糧貸款投放連續7年位居全系統首位。去年以來,聚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投放貸款162億元,支持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78萬畝,助力打造長三角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貸款支持“十四五”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重點項目超過20個。二是織成“一張網”,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聚焦省際、省內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冷鏈倉儲、物流節點、網絡電商”三大領域,今年投放38億元流通體系貸款,建設一批農產品交易市場。去年以來,支持農村骨干路網提檔升級和“聯網、補網、強鏈”,投放路網貸款135億元,修建“四好農村路”等道路近8000公里;累放9億元支持常州新運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填補了長三角地區高端變溫冷鏈空白。三是繪就“一幅圖”,構建“兩山”生態圖景。持續開展“長江行”系列活動,支持南通市五山濱江片區碼頭搬遷工程、江陰市窯港口長江水源地保護等項目。去年以來,審批貸款30億元、投放貸款17億元,支持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打撈藍藻600萬噸,水域清淤和建設緩沖帶17平方公里;審批貸款43億元、投放貸款12億元,支持寧杭生態經濟帶上的常州溧陽發展新能源產業,為長三角綠色發展貢獻政策性金融力量。為進一步實現人居添綠、環境復綠、能源增綠,江蘇分行與宜興等縣(市、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落地省內首單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區項目。
▲南通市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項目
強化戰略協同,提升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質效。增強“一體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在營銷、合作、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模式。一是營銷服務一體化,成立3個跨部門營銷小組,處室混合編隊、分片集中推進,開展“新春走基層”“夏季促轉換”等專項營銷,大力開展政策宣講、項目對接、客戶走訪,達成融資需求超過2200億元。二是跨區合作一體化,圍繞重點規劃、重要試點,先后支持一批“立行項目”“品牌項目”,聚焦長三角協調區綜合功能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生態綠色示范區建設,跨省和省內聯合貸款實現“點的突破、面的展開”,先后審批長三角協調區綜合功能提升項目50億元銀團貸款、長三角一體化生態綠色示范區“方廳水院”14億元滬蘇跨省聯合貸款、“蘇糧豐儲”糧倉8億元蘇州鹽城省內聯合貸款。三是推進機制一體化,成立業務推進辦,統籌業務推動中各項工作落實,建立健全包掛督導、項目立項、前后臺會商等七項機制,采取日監測排名、月分析通報、不定期約談等方式,及時疏通業務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接續開展“春季行動”“夏季攻勢”“決勝金秋”勞動競賽,營造比學趕幫超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