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江蘇省分行產業信貸工作牢牢把握“求突破”工作主線,早謀快動、靠前投放,貸款投放、余額雙創新高。截至目前,累計投放產業貸款166億元,貸款余額達到909億元,較年初凈增154億元,增幅20%。
強化系統謀劃,形成信貸支農合力。省分行黨委將產業信貸發展擺在全行發展突出位置,從制度體系、資源傾斜、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內外協作、上下聯動,構建業務發展新格局。專題研究服務“兩藏戰略”,推進產業信貸高質量發展;分管行領導親自帶隊,走訪省住建廳;印發《關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推動產業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全年發展目標,3次下發業務督導函,明確一季度重點營銷產品階段性投放目標;積極響應江蘇農業強省、新時期“魚米之鄉”建設各項部署,重點對接徐州淮海經濟區、鹽城低碳發展示范區、宿遷“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等區域發展戰略。
▲宿豫區陸集鎮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
聚焦三大領域,擦亮“農地銀行”特色品牌。把農地業務作為產業信貸條線的首位任務,累放農地貸款139億元,貸款余額684億元,較年初凈增134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余額202億元,2020年以來累計支持新建高標準農田284萬畝。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合作,開展一次對接、召開一次會議、選取一個試點、打造一批亮點“四個一”活動;與省自然資源廳緊密對接,就共同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合作達成共識,1月份以來新支持3個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試點項目;服務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試驗區建設,探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農地項目支持模式。
緊盯三個重點,服務“藏糧于技”戰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金融服務的通知》,累放農業科技貸款9億元,余額53億元,較年初凈增8億元。對標國家農業科技戰略規劃和科技金融工作部署,開展主動營銷,夯實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投放6.3億元支持南京國家農創園項目建設,園區入駐6家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落戶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等10多個省部級平臺;扶持一批講誠信、有實力、聯農帶農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型骨干企業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投放科技貸款2000萬元,支持智慧農業發展及蝦蟹產業技術示范推廣;支持農作物、畜禽、水產良種育繁推一體化,加快推進種業全產業鏈發展,累放種業全產業鏈貸款9億元,余額41億元,支持長江珍稀魚類繁育,長蕩湖生態濕地生物種群多樣性保護以及主要農作物種子繁育等。
做好“土特產”文章,全力服務農業產業發展。服務江蘇農業強省“4+13+N”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構建,繪制江蘇特色優勢產業分布圖,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圍繞本地區鄉土資源發掘潛力,將耕地保護、設施農業、規模種養、農業科技推廣等內容有機結合,投放32億元支持淮安優質大米、陽澄湖大閘蟹、贛榆藍莓、豐縣蘋果、高郵羅氏沼蝦等30余種特色農產品做優做強;依托魚米之鄉底蘊,圍繞“蘇”字號農產品的品種、品質、品牌深挖優勢,投放貸款17億元,支持推進“水韻蘇米”“水韻蘇面”省域公用品牌建設以及“淮味千年”“宿有千香”等區域優質鞏固品牌打造;發揮產業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聚焦農業頭部企業,打通產供銷、融合農文旅,通過訂單生產、農民入股分紅等模式,把“土特產”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