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千萬工程”經驗在成都落地扎根,今年以來,四川省分行圍繞成都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聚焦成都“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獲批超40億元貸款助力龍泉驛、郫都、簡陽、崇州、蒲江等地先行村和重點村整治建設,為當地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典范注入強勁動能。
補齊短板 提升完善農田功能
走進簡陽市平武鎮,舉目青丘原野、阡陌縱橫。廣袤的農田支撐起當地農業生產的繁榮,也帶來了與日俱增的灌溉需求。然而,簡陽地處干旱少雨區的旱灣死角,所轄灌區多數塘庫堰常年蓄水不足,農業灌溉用水一度緊缺,嚴重阻礙了當地農業發展進程。
為解決灌溉用水的難題,四川分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優勢,于今年審批6.8億元貸款助推簡陽市水美鄉村示范區項目落地實施,支持在平武鎮、禾豐鎮等10個鎮(街)范圍內修建灌溉水利設施,為包括尤安村、八角村等先行村、重點村在內的一大批村莊送去豐足水源。項目建成后,將加快補齊當地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改善農業種植條件,讓農民從“靠天吃飯”變成“旱澇保收”。同時,果蔬基地的興建還將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效拓寬增收渠道,助力提升當地農民的“幸福指數”。
立足“一村一品” 推進鄉村產業“建圈強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今年以來,四川分行深入挖掘轄內各地資源稟賦,持續深化與地方產業、文旅投資等企業合作,激發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活力。
郫縣豆瓣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素有“川菜之魂”的美譽。2021年,郫都區啟動八大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為打造更亮眼的豆瓣IP,四川分行4.6億元貸款助力豆瓣文化農業產業融合鄉村振興項目落地棋田村。“品種大田”和“智慧大棚”搭建起項目的農業基底,通過蠶豆、辣椒等豆瓣原料立體種植的創新突破,著力實現區域農產品的品種化、規模化和品牌化。同時,農產品電商中心、豆瓣博物館、非遺傳承豆瓣農耕文化工坊等新型文旅場館將共同呈現購物、游覽、農耕體驗等多維消費場景,完善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鋪就文旅融合的錦繡圖景。
厚植綠色生態底色 聚力喚醒“城市綠心”
登上煙雨繚繞的龍泉山,滿目蒼翠巍峨,林間種下的株株香樟、楠木等珍貴樹苗已經在此“安家”成活,這里的景色,是成都市龍泉山儲備林項目的成果。
為支持成都市委市政府“實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15萬畝以上”的規劃,打造世界級“城市綠心”,今年以來,四川分行累放15.6億元貸款,大力推動龍泉驛國家儲備林暨天府森林糧庫項目落地,支持在涵蓋紅光村、紅旗村等先行村、重點村的33個村社范圍內培育高品質森林,包括建設營造林50000畝等工程。項目將植樹造林與景觀改善有機結合,妥善考量山、水、城空間關系和視覺聯系,致力于描繪龍泉山生態優良、季相豐富、特色鮮明的悠然畫卷。項目建成后,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還將發揮生態碳匯效益,示范帶動周邊城市森林公園生態服務功能精準提升。
傳承革命基因 蓄力打造紅色美麗村莊
地處成都市蒲江縣西北面的西來鎮銅鼓村,是解放戰爭成都戰役所在地。2021年以來,蒲江縣抓住四川省首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機遇,立足西來村深厚的紅色資源優勢,建設成都戰役紀念館,打造“一館一基地”核心區。
四川分行找準紅色文化資源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今年以來,累放6.4億元貸款支持蒲江縣紅色地標配套設施項目建設。項目將鄉村綜合整治、示范帶動和整體推動有機結合,在改造新建紀念館周邊配套基礎設施的同時,讓外來游客和當地居民深刻感受紅色文化魅力。項目建成后,將為當地村民創造7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區域內4800余戶、共計170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并進一步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為當地鄉村振興增添人才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