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慶市分行成功探索“政府引導+銀行支撐+公司經營+市場運作”的“以砂興水”新模式,實現了重慶市金融支持水利信貸項目的重大突破,順利獲批水利建設貸款4億元,并實現首筆投放9075萬元,用于支持豐都縣六座水庫項目建設。
把握政策,協同推進。該行緊緊把握農發行與重慶市政府共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示范區有利契機,與市水利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政策性金融加大水利建設支持力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支持領域、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及時詳細了解各級水利重點工程綜合規劃、專項規劃以及水利重點項目覆蓋范圍,會同區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有投融資需求的水利項目進行梳理,切實做好項目跟蹤、建立對接機制、提供融智服務、強化要素保障等工作,著力構建內外聯動、上下協同的工作機制。同時,緊盯國家政策變化新趨勢,以《重慶市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創新十條政策措施》等政策為抓手,針對水利基礎設施資產規模大、公益性強、建設運營周期長等特點,由行領導帶隊赴區縣開展專題調研,找準制約水利建設項目融資的問題瓶頸,科學謀劃布局,主動策劃推出創新舉措,開展創新試點,積極探索水利項目市場化運作的有效路徑。
因地制宜,科學論證。該行立足豐都縣境內流域沿岸砂石資源豐富的優勢條件,深入尋求項目實施與內外部政策的契合點,主動對接各級水利主管部門,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務實施方案,創新提出以長江砂石開采經營權作為水利項目還款來源的“以砂興水”模式,有效解決了水利建設項目公益性強、收益較少等融資制約,打通了以河治砂、以砂帶水、以水促建、以建利民的新路徑,政銀企三方很快達成共識。
凝聚合力,高效辦貸。為助推項目盡快審批落地,工程盡早開工建設,該行開通了辦貸“綠色通道”,明確了水利項目優先受理、優先入庫、優先調查、優先審查、優先審議、優先審批、優先發放的“七優先”政策,組織由前、中、后臺業務骨干組成的項目評估組赴豐都縣開展項目評估,“以砂興水”模式從提出到貸款落地僅用時17天。該項目建設內容涉及重慶市豐都縣六座中小型水庫,將重點服務庫區周邊19個村、建檔立卡脫貧人口5000余人。經測算,該項目承建企業砂石資源年度開采控制量可達105萬噸,每年可匹配砂石資源量達63萬噸。項目建成后,能夠有效抵御旱澇等自然災害,對提高縣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促進豐都縣城鎮化、改善農業生產、保護生態環境等均具有積極影響。
總結經驗,大力推廣。繼“以砂興水”融資模式在豐都縣實現落地后,該行進一步總結經驗做法,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城口縣進行推廣應用,并于近日成功審批水利建設貸款2筆、金額5.5億元,用于支持重慶市縣域河道岸坡治理及清淤工程、城口縣任河生態攔水壩及濱水空間生態治理與利用工程建設。建成后,將治理河道岸坡15千米,清理河道淤砂79萬立方米,助力恢復濕地生態環境3.8萬平方米,提高河流沿線11個鄉鎮防洪工程標準,充分發揮防洪減災、蓄水興利的綜合效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水安全基礎。
“十四五”以來,重慶市分行累計支持水利建設項目43個、投放水利建設貸款近60億元。下一步,該行將深化各方合作,進一步探索“水利+文旅”“水利+養殖”等創新模式,積極推廣“以砂興水”的成效和經驗,不斷擦亮“水利銀行”特色品牌,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