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分行黨委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持續加大糧食全產業鏈支持力度,全力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截至8月末,全行累放糧棉油貸款41.03億元,支持糧棉油收購30.76億斤,糧棉油貸款余額達172.45億元,將農發行“糧食銀行”的品牌形象鐫刻在三秦大地的廣袤河山中。
現場調研夏糧收購情況
守好大國糧倉,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始終堅守服務糧食安全主責主業,立足陜西糧食產銷平衡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棉油改革和調控政策,統籌支持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全力保障糧棉油收儲資金供應,為全省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做好服務,耕好糧食安全“責任田”。該行黨委帶頭加強與地方糧食主管部門和各級儲備企業協調配合,先后走訪陜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單位和糧農集團、陜西省儲備糧管理公司等龍頭企業,積極宣講政策、摸清資金需求、加強協調配合,保證了各級儲備糧棉油增儲、輪換計劃順利實施,積極支持糧棉油儲備企業、重點骨干企業等優質戰略性客戶入市收購。陜西省夏糧收購工作全面啟動后,提前備足夏糧收儲信貸資金32億元,按照“四早、四確保”工作要求確保“錢等糧”。目前全省參與夏糧收購各類企業共95戶,在各收購縣(區)設立收購網點172個。截至8月末,全行累計投放夏糧收購信貸資金22.58億元,支持收購糧食10.5億余斤,鞏固了糧食收儲資金供應主渠道地位。為保障糧食安全,積極開展糧食庫存檢查工作,對主要儲備企業和重點國家儲備物資庫點進行全面檢查,全力保障糧食存儲安全。充分利用糧棉油貸款企業“互聯網+封閉運行”系統加強糧棉油庫存監管,庫存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不斷為“大國糧倉”建設添磚加瓦。
樹牢大農業觀,持續加大糧食全產業鏈支持力度。該行黨委堅持從推動“三農”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持續提升、有機融合入手,以產業鏈供應鏈為抓手,積極拓展糧棉油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積極建立高質量發展聯系行等制度體系,帶頭對接各級黨政需求,結合全省各區域農業產業分布,聚焦產業鏈供應鏈的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尋找融資需求、深化市場布局。結合總行文件精神,將高粱、谷物、薯類、豆類等特色糧食品種納入收購資金貸款的支持范圍,支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糧棉油業務發展格局。堅持將產業鏈供應鏈作為推動糧棉油市場化業務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做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文章”,加強與陜西糧農集團、石羊集團等重點客戶合作,支持戰略性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鄉村產業和產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躍進,提升陜西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競爭力。圍繞“大市場、大糧食、大流通、大產業”,加大對訂單貸、訂購貸等新模式的推廣力度,做好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配套融資,充實糧棉油客戶群,挖掘新的增長點。截至8月末,向322戶涉農企業累放農業產業貸款50.56億元,持續激發農業產業活力,促進鄉村產業提檔升級。
大荔縣韋林鎮糧食生產場景
把握戰略主動,全力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圍繞全省糧食產量穩定目標,聚焦關鍵節點,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全省現代種業、節水灌溉、智慧農業等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應用,助推陜西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牢牢把握科技創新和農業科技優勢,向楊凌種子園投放貸款1.96億元用于示范區種業發展,助力中國旱區種業硅谷建設,保障國家糧食“芯片”安全。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借助“一帶一路”東風國際布局,今年以來累計為邦淇油脂開立進口信用證1.11億美元,發放外幣貸款(進口押匯)6600萬美元,用于支持企業進口17.7萬噸大豆。為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的企業——西安群眾面粉廠辦理國際結算業務,提供電子單證審核等便利化服務,用科技力量助力企業實施“走出去”工程,提升服務農業國際合作能力。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促進提高耕地質量和產能上深挖潛力,推進貸款抵押擔保方式創新,大力支持農田水利、中低產田改造、土地復墾等項目,助力關中等糧食主產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向漢中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投放貸款5.23億元,支持當地土地復墾1.45萬畝,助力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
(盛友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