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分行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服務脫貧攻堅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作,聚焦貧困地區傳統產業、特色產業、新產業新業態等綜合性產業扶貧領域,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支持產業園區建設、旅游小鎮建設等項目在貧困地區落地。今年1至10月,云南省分行累計投放扶貧貸款201.45億元,其中累計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04.1億元,產業扶貧貸款余額225.93億元。
栽下“致富樹”,全力支持農林牧漁業產業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地方要發展,就必須有產業的支撐。為更好地服務脫貧攻堅戰略,云南分行緊盯地方特色產業,“一縣一策”制定脫貧方略,引導和扶持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今年以來,累計投放農林牧漁業產業扶貧貸款13.34億元。截至10月末,農林牧漁業產業扶貧貸款余額52.17億元。
昭通擁有充足的陽光、適中的雨量,昭通蘋果果實圓潤、爽脆可口,在蘋果市場頗有名望。為更好的支持當地打響“蘋果之城”的金色招牌,云南省分行今年向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發放產業扶貧貸款8200萬元,用于支持昭通萬畝矮密植蘋果種植示范園項目建設。該項目的建設完成,能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蘋果種植規模化技術在國內種植領域積累應用及實踐經驗。此外,該項目通過流轉土地、進園務工、股份分紅、職業農民培養等扶貧帶動方式,有效帶動當地近千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社會效益良好。
萬畝蘋果生產種植基地示范園
糧安則民安。支持糧棉油收儲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農發行的基本職責。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云南分行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支持地方“糧安工程”,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1至10月,該行累計發放糧棉油產業扶貧貸款9.09億元。
廣南縣地處滇桂黔三省交接處,集扶貧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山區與一體,是國家級貧困縣和全省深度貧困縣之一。2019年,農發行向云南八寶貢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發放1億元扶貧貸款用于云南八寶貢米產業原料基地精準扶貧建設項目,支持八寶貢米產業原料基地開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購置機械設備進行規范種植等。通過項目實施,可有效解決項目所在區域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和就業問題,助力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廣南縣八寶鎮貢米種植基地
敲開“致富門”,全力支持農村流通體系產業
云南省分行始終踐行“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使命,提升站位,強化創新,加大對農村流通體系產業扶貧投入力度,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冷鏈物流等產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1至10月,該行累計發放農村流通體系產業扶貧12.63億元。截至10月末,農村流通體系產業扶貧貸款余額82.85億元。
近年來,云南分行累計向勐臘誠康農業食品發展有限公司投放1.5億元貸款,用于支持跨境肉牛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建設。據了解,該項目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勐滿口岸經濟區,項目占地面積223畝,總投資超6億元。該項目的建設投產,將帶動打開肉牛產業“國門”,有效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并帶動周邊國家經濟發展。
牛肉屠宰生產線
奔向“致富路”,全力支持新興產業
農發行主動融入助推脫貧攻堅新格局,結合云南延伸八大重點產業和世界一流“三張牌”內涵外延,不斷加大對旅游扶貧、網絡扶貧、低碳環保等產業扶持力度,持續持續延伸產業扶貧深度和空間,助力貧困地區群眾致富奔小康。
2019年以來,農發行先后審批2億元扶貧過橋貸款和8億元旅游扶貧中長期項目貸款,用于支持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提質擴容暨“月光城”小鎮(一期)項目建設。截止目前,已投放該項目貸款2.56億元。項目的實施將加速獨克宗古城提質擴容,重塑獨具特色的香格里拉“月光城”,推進迪慶州全域旅游,以特色文化產業和高原特色產品產業鏈為抓手,助力把“月光城”小鎮打造為未來最具魅力的藏文化國際特色小鎮。同時,項目建設將充分發揮旅游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綜合帶動效應,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就業環境,變“輸血”為“造血”,吸納500余名貧困群眾就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云南藏區實現可持續的穩定脫貧。
香格里拉“月光城”小鎮規劃圖
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 (首期) 項目建設現場
云南省脫貧攻堅規劃提出要培育電子商務主體,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要加強鄉鎮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搭建公立醫院遠程醫療服務協作平臺。為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相關部署,云南省分行審批首筆款10億元云南云上云信息化有限公司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 (首期) 項目網絡扶貧貸款,并已投放該項目貸款3.71億元。該筆貸款是該行單筆金額最大的網絡扶貧貸款。項目建設內容涉及“黨建云、政務云、醫療云、教育云、農林云、鄉村云、旅游云”等分支,其覆蓋范圍通達全省,其所搭建的云平臺對全省的產業脫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都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當前,產業扶貧已成為云南省分行構建可持續扶貧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之一。下一步,該行將繼續圍繞“六穩”“六保”要求,切實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在金融扶貧主力軍作用,持續探索產業扶貧與金融扶貧深度融合新模式,為高質量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奉獻更多力量。
(劉瑾 李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