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河歸鄱湖,鄱湖入長江。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節點,轄內2400余條大小河流經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匯聚鄱陽湖后注入長江,每年經鄱陽湖注入長江的水量約占長江徑流量的七分之一,是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態屏障。
今年以來,江西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發揚首創精神,創新融資模式,全力支持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有效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1~9月,該行投放長江大保護貸款201.9億元,實現9月末貸款余額518.68億元,比年初增加190.21億元。
打造“水利銀行”特色品牌
初秋時節的九江港瑞昌港區,寬闊的江面碧波蕩漾,往來的貨輪破浪前行,岸上的碼頭整潔有序,兩邊的綠樹枝繁葉茂,這是瑞昌市沿江碼頭整合提升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設二十里長江風光帶的一個鏡頭,也是農發行投放34億元支持打造連線呈綠、連片成景的長江九江段百里最美岸線的一個縮影。
江西省九江市擁有152公里的長江黃金水道。江西省分行在“共抓大保護”的“共”字上謀協作,與九江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政策性金融之筆描繪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的長江岸線“最美畫卷”,助力“答好生態卷,做足水文章”。
今年以來,江西省分行將服務水利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提高政治站位,服務國家戰略,全力支持農田灌溉保障、防洪減災、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態保護等民生水利項目和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力彰顯了“水利銀行”的特色品牌。
汛期期間,鄱陽湖和長江持續高水位洪水導致圩堤險情易發、多發、頻發,江西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該行聞汛而動,迅速成立防汛信貸專項工作組,省市縣三級行聯動,深入災區現場調研,積極對接當地政府應急救災資金需求,開通信貸業務應急通道,加大水利建設項目支持力度,積極支持當地采購防汛救災物資以及因災受損的水利設施應急維護,對重災區鄱陽縣申請的1億元水利建設流動資金貸款從調查到發放僅用了3個工作日,對都昌縣、湖口縣應急流動資金貸款在2個工作日即完成了調查,為保障江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了農發行的“金融堤壩”。截至9月末,江西省分行投放水利建設貸款88.72億元;9月末水利建設貸款余額238.95億元,比年初增加80.94億元。
助推鄱陽湖全流域治理
煙波浩渺、漁舟唱晚的鄱陽湖是候鳥的天堂。每年秋冬,無數候鳥紛至沓來,形成“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的壯觀景象。
永修吳城候鳥小鎮是全國首個“中國候鳥小鎮”,也是服務長江大保護戰略的重點建設項目,為江西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的建設項目工程。
江西省分行積極服務江西省委、省政府共抓大保護工作部署,圍繞打造最美鄱湖岸線的目標,以候鳥為媒,文化為魂,加大信貸投入,支持觀鳥沿線的公路改造、雨污水管網升級改造、濕地修復保護及利用、水域風貌提升等建設,助力吳城候鳥小鎮獲評全國首家“中國候鳥小鎮”,并成功舉辦“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
永修吳城候鳥小鎮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以戰介紹:“項目建設初期因資金問題,施工進展緩慢,多虧農發行‘雪中送炭’,提供效率高、成本低、支付便捷的金融服務,為推進項目建設保障了資金支持。”隨著候鳥小鎮的落成,有效帶動了周邊區域新辦農家樂、民宿,吸吶失地農民、精準扶貧對象,并帶動當地居民就業,讓老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悉,江西省分行大力支持鄱陽湖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五河兩岸一湖一江”系統治理污染防治工程和農村環境整治工程,突出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鄱余萬都濱湖四縣小康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2017年以來累計向濱湖四縣投放貸款125億元,持續助推濱湖四縣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和生態保護。
政策性金融助力“點綠成金”
流坑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古村周邊江岸古木參天,秀竹青翠,形成山環水繞之佳境。江西省分行通過信貸支持流坑古村落特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打造集餐飲住宿、休閑度假、農家樂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業,助力完善古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好古村、保護好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帶動旅游開發與保護資源,促進“生態資源”向“金融資產”轉化。
撫州市自然稟賦優越、生態環境優美,被列為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江西省分行主動策應,與撫州市人民政府簽訂了《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當地“綠水青山”資源優勢,重點聚焦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環境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生態治理與開發和生態產品開發、加工、供給等領域,創新支持撫州市重點項目建設,有效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
“我們將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立足當地特色生態產品資源,積極探索信貸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模式,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和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江西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董仕軍在簽約儀式上說。
截至9月末,該行已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23個,審批金額79.09億元,累計實現投放57.29億元,有效發揮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的先導作用。
建設人居環境“秀美鄉村”
橫峰縣位于贛東北,共63個行政村和680余個自然村,總人口22.57萬。過去,當地農村發展面貌落后、公共基礎設施短缺、人居環境“臟、亂、差”等問題長期存在,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得知這一情況,江西省分行主動扛起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責任擔當,第一時間與橫峰縣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實施以農村“七改三網”和“五拆五清”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先后投放9.5元貸款,支持506個自然村點完成了秀美鄉村的建設,昔日窮鄉僻壤綻放新顏,為橫峰的老百姓留住了“最美的鄉愁”。
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如今的橫峰縣,秀美鄉村隨處可見,錯落有致的房屋庭院,整齊干凈的村間小道,花團錦簇的各色花草,形成“進村一路綠、環村一片林、圍塘一圈柳、房前屋后栽滿果”的景象。“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已成為橫峰最新的燙金名片。
今年以來,該行積極響應江西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戰略部署,著力支持交通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田水利建設等工程,1~9月投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貸款98.49億元;9月末改善人居環境類貸款余額256.76億元,比年初增加94.61億元。
(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