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支行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強化黨建引領,堅持以文化人,大力培樹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尚,推動全行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018年支行績效考核名列市分行轄內第一。截至2020年7月末,該行貸款余額50.54億元,不良貸款、案件風險長期保持為零。該行2004年被重慶市表彰為文明單位,2018年被重新認定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19年被中國銀行業協會評為“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四星級網點”,被總行授予第六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文明單位”、“五一勞動獎狀”。
黨建統領,夯實文明創建之綱。璧山支行始終堅持以黨建統領精神文明建設,主動作為,綱舉目張。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制定《璧山支行2018-2020年文明單位創建三年規劃》,每年年初專題研究文明創建工作,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全年工作安排,確保文明創建工作抓緊抓實。
二是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推進創建工作向精細化、特色化發展。積極創建“支持綠色發展示范行”特色黨支部,努力把黨支部打造成“學習互動、思想互通、工作互幫”的平臺。認真落實市分行黨委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年、深化年、強化年、夯實年活動部署,抓好“四工程、十抓手”的具體落地。
三是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由班子成員牽頭的黨員突擊隊、服務隊,設立黨員先鋒崗,帶頭抓文明創建落實。同時將文明創建指標與全行工作聯系起來,納入全行、全體黨員、職工的目標考核,形成文明創建的強大合力。
思想引領,塑造文明創建之魂。璧山支行始終堅持發揮思想政治建設在文明創建中的引領作用,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思想教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是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辦“入黨初心分享”會、7天專題讀書班、3次研討會,2次青年員工和退休職工座談會,開展“跟上去、蹲下來、走出去、請進來”四個層次的調研,聚焦管理短板和發展差距,全力推進問題整改,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
二是抓緊抓實日常政治理論學習。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要求,開展好“周五理論學習日”和“職工大講堂”,將政治理論學習擴大到全行干部職工,以扎實的理論學習夯實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根基。
三是持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參觀“紅巖紀念館”和烈士墓等紅色教育基地、上專題黨課等活動,增強全體干部職工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文化熏陶,厚植文明創建之基。璧山支行堅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文明創建全過程,認真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興文化、展形象,打造品牌,體現特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農發行文化理念體系在文明創建中落地生根。
一是著力踐行“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使命文化”。將愛黨愛國愛農愛崗相統一,通過會議宣講、文化上墻、視頻展播、實踐感悟等方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凝聚干部職工愛黨愛國、干事創業的激情。
二是著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的“品牌文化”。牢記總行黨委“執行國家意志、服務‘三農’需求、遵行銀行規律”的辦行理念,堅持政策性銀行辦行方向,將自身發展跟國家政策緊密結合,全力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各項重點工作部署,唱響農發行品牌。
三是著力打造“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職業文化”。強化內控機制,創新服務手段,規范服務流程,嚴格推進信貸、財會全流程標準化管理。制定青年員工專業技能提升、學歷提升、社會實踐提升三大計劃,引導員工規劃職業生涯,增強職業意識,提高工作質效。
四是著力打造以人為本、以行為家的“家園文化”。嚴格按照總行新時代文化理念體系視覺應用要求,統一部署支行營業大樓內外標識,增強文化認同感。積極開展“三八婦女節”茶藝學習、五四青年文化月、演講比賽、讀書交流、乒乓球比賽、瑜伽鍛煉等群眾性文體活動,改造辦公環境,增添文化體育設施,讓發展成果惠及員工。支行2019年獲得重慶金融工會“共建職工之家”稱號,被重慶市分行評為“模范職工之家”。
道德感悟,拓寬文明創建之源。璧山支行認真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要求,始終以加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建設拓寬支行文明創建渠道。
一是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工作中做到“三個主動”:支行領導主動向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匯報工作;支行業務部門主動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支行客戶經理主動與項目業主對接。定期開展柜面員工文明服務禮儀培訓,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和客戶滿意度。支行被總行授予“女職工文明示范崗”、“五一巾幗標兵崗”。
二是履行社會責任,倡導社會公德。每年不間斷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反假幣”等各類公益宣傳活動。組織黨員結對幫扶璧山區青杠街道大森村、中興村10戶貧困戶,逐一制定方案、精準助力脫貧,累計為貧困戶送去生產生活物資2萬余元。
三是強化個人品德教育。注重傳統文化教育,激勵員工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組織青年職工座談會、讀書會,推進“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道德傳承,弘揚正能量,傳播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