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縣地處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腹地,是珠江上游生態屏障。2015年4月,貴州省安龍縣支行成立,擔負著安龍縣、貞豐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在服務當地脫貧攻堅、“三農”發展的進程中,堅持以黨建為統領,積極開展文明單位創建,取得可喜成績。先后榮獲中央金融團工委、全國金融青聯“貸后管理APP”金點子三等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文明單位”、“信貸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示范行”等榮譽10余項,現有貸款余額62.46億元,無不良貸款,其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50.62億元,占安龍縣金融機構各項扶貧貸款余額的80.39%,居全縣第一位。
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筑牢精神支柱。該行緊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基礎性工作,補足精神之鈣,引導干部員工堅定理想信念,做到講政治顧大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是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該行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增強“四個自信”、樹立“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每年年初,制定員工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明確具體學習內容、方式和責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集中學習制度及主題黨日制度,持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不斷深化黨員和干部員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二是強化核心價值觀教育。組織開展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將“四德”、“四愛”教育融入主題黨日活動、主題團日活動、黨課等各類活動中。在辦公區域顯著位置懸掛核心價值觀宣傳牌,充分借助“智慧黨建”、“農發行E學院”、“學習強國”等學習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員工內心,做到時時、長期教育熏陶。三是強化道德風尚教育。持續深入開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通過宣傳、知識測試等形式加強教育;借助各種傳統節假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育員工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做奉獻、促和諧”的道德風尚。
堅持黨建統領,以黨建促創建。該行黨支部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意識,始終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黨建促創建。一是在落實黨建責任上下功夫。實行定期研究制度,每月召開支委會和支部黨員大會,研究部署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同時,實行“支部引領、黨員參與”的互動機制,構建起了緊抓上級組織要求、緊跟形勢任務需要、緊貼農發行工作實際,上下貫通、覆蓋全面、環環相扣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了管黨治黨責任機制。二是在完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始終讓黨旗在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中飄揚,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健全“雙培養”工作機制,將業務骨干發展為黨員,將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大力吸收優秀員工集聚到黨組織中來。5年來先后發展8名黨員,支行現有18人,其中黨員10人,其他在職人員中非黨員均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三是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上下功夫。支行注重加強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警示教育,充分運用走廊“文化墻”、主題攝影展等平臺,每月把黨風廉政納入員工學習教育范疇,做到警鐘長鳴。定期行務公開,辦公流程公開,推行“陽光辦公”。每年組織開展客戶走訪活動,嚴格落實廉潔辦貸“十不準”制度,自覺接受客戶和員工的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加強文化建設,用真情凝聚合力。該行積極培育和打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進一步調動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積極性。一是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員工共同參與設計了健身活動房、書吧閱覽室等,打造“職工之家”;成立各種文體活動隊,組織“騎樂無窮”、徒步走等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每逢傳統佳節,組織員工排練快板、小品、民族竹竿舞、唱紅歌等文藝表演,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二是積極參加志愿服務。現有員工中除2名新員工外都是注冊志愿者。經常組織員工參加“學雷鋒”志愿活動,走進安龍縣特殊教育學校、貧困小學進行義務勞動和捐贈活動。開展“金融下鄉”活動,深入社區、鄉鎮街道、學校等,向群眾宣傳金融知識,組織參與征信、反洗錢、反詐騙等各類宣傳活動100余次。三是大力倡樹文明新風。開展了“中國夢·勞動夢”演講比賽、“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共防疫情·愛心捐助”、優秀家風家訓等系列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倡樹文明新風。秉承“文明窗口·服務至上”的理念,率先推出電子制單服務、遠程網銀指導、異地網銀客戶上門協調服務等,連續三年獲得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綜合評價A級機構,獲得銀保監局履職評價排名第一的成績,成為縣域內金融機構行業標桿。
聚焦精準扶貧,用成效體現擔當。該行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服務“三農”和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職責,創新工作思路,不斷開拓創新、提升服務效能。一是用心服務抗疫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支行積極主動作為,全行員工提前結束春節假期,組建黨員先鋒攻堅隊,及時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溝通,對接融資需求,于2月1日率先投放全省系統首批疫情防控應急貸款1350萬元。第一時間開辟“綠色通道”,為安龍縣婦幼保健院及時投放應急貸款5600萬元,有效緩解了疫情期間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二是精準服務助脫貧。該行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持續聚焦發力,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57.89億元,助力貞豐、安龍縣分別于2018年、2019年脫貧出列。支持的貞豐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成為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觀摩點,支持的安龍縣8000畝蔬菜基地項目已成為全國現代化農業產業示范園區。三是創新服務促發展。該行積極主動對接客戶需求,立足實際開拓創新金融服務,全方位服務“三農”發展。先后發放了全省系統首筆土地流轉貸款,投放全州首筆菌材林扶貧過橋貸款、PPP項目貸款、救災應急貸款等;探索采用“農銀企全產業鏈SPV模式”,支持安龍縣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