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分行投放5500萬元產業扶貧貸款,用于支持鹽亭縣“25個生豬養殖場(100個生豬養殖單元)”項目建設。
四川是全國生豬養殖大省,也是豬肉消費大省及主銷區,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將“川豬”列為現代農業“10”大特色產業之一,并計劃2020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到2022年川豬產業規模達3900億元以上。該項目是四川分行通過“國企承貸+知名養殖企業租賃+租金和綜合收益還貸”金融扶貧模式支持生豬全產業鏈發展投放的又一筆產業項目扶貧貸款。此前,該行已通過這一模式成功向涼山會理、會東、喜德,綿陽鹽亭,瀘州敘永等市州(縣)的6個扶貧項目共批復19.73億元產業扶貧貸款,根據項目工程進度,已投放到位1.99億元。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四川鐵騎力士集團、四川德灃食品等知名農牧企業參與其中,惠及農戶數10萬人,其中直接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近1000人。
四川分行將支持好生豬生產作為保護國家重要農產品供給和金融助力產業扶貧、產業脫貧及穩步奔康、防止返貧的一項政治任務。特別是在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穩產保供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年,更是下足了功夫。該行計劃2020年生豬全產業鏈貸款確保凈增35億元,力爭凈增40億元,將目標任務細分到23個二級分行,擬定時間表,明確路線圖,倒排工期,強化考核,層層壓力傳導,全行全力全鏈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為“川豬”這一金字招牌添光加彩。
今年以來,該行為切實解決企業資金不足、抵押擔保難落實等現實問題,除直接向生豬養殖及全產業鏈企業投放14.36億元生豬貸款以外,還積極探索由國有企業承貸修建豬場等基礎實施,租賃給養殖企業經營管理,通過租金收入和政府獎勵資金等綜合收益還貸操作模式,加大支持生豬產業項目建設力度,拓寬支持生豬產業發展路徑,不僅有效解決了生豬養殖企業基地建設投資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讓專業養殖企業輕裝上陣,輕資產啟動大規模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承租的養殖企業采取“公司+農戶”管理模式,帶動周邊農戶及貧困戶參與養殖、脫貧致富。如1.28億元支持的會理縣14萬頭生豬現代循環產業仔豬繁育基地項目建成后,四川鐵騎力士集團公司提供種豬、飼料及技術并負責肥豬回購銷售,采取“1棟豬舍+2夫妻+年出欄1000頭肥豬=純收入至少10萬元以上”的“1211”模式,帶動幫扶農戶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養殖生豬,獲取勞務收入,實現穩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穩定脫貧,產業是基礎支撐,也是根本之策。四川分行結合該省實際,通過“川豬”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創新融資模式,將國有企業作為承貸主體,把國有企業、養殖企業和農戶尤其是貧困戶有機結合起來,依托“扶貧工廠”扶貧帶貧模式,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有效提升了服務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伍強、孫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