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有力度,企業復工復產才更有支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重慶市分行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務。今年以來,累計投放貸款85.66億元,同比增加41.53億元,增幅達94.11%。該行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實的行動舉措、更優的服務質效、更強的信貸支持,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精準施策提速度。該行統籌部署金融戰疫工作,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聚焦疫情防控,有效發揮信貸業務管理應急通道作用,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實施又快又好辦理疫情應急貸款20條措施,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醫藥用品、生活保障物資生產及采購等緊急融資需求,確保資金第一時間到位;聚焦復工復產,開通綠色通道,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要求,針對地區、企業特點,分類施策。對于深度貧困地區,充分運用總行“三區三州”差異化優惠政策,做好服務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有機結合。對于民營小微企業,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適當采用信用貸款方式,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支持力度。對于新開工和在建項目,不盲目壓貸、抽貸、斷貸,促進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靈活運用續貸、展期、優惠利率、資源傾斜等方面的政策優勢,加強對復工復產幫扶支持力度。量身定制的辦貸方案、精準有力的政策執行措施,助力辦貸流程與貸款投放駛入“快車道”,展現了貸款申請當日就實現投放的農發行速度,助力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在線”服務有溫度。疫情期間,該行加強線上、線下“雙線作業”,確保資金不斷供、服務不斷檔。堅持網點金融服務“在線”,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實施輪值服務,及時通過網點張貼公告、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組織客戶提前預約,最大限度提高線上業務服務水平。對疫情防控類資金采取急事急辦政策,不壓單、不拒收、保支付;對疫情嚴重地區業務、救災應急業務進行重點跟蹤監測,實施“點對點”跟進,全力保障金融服務順暢。堅持信貸對接服務“在線”,主動加強與各級黨政部門聯系溝通,了解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相關政策及項目規劃,對近千家重點保供及涉農企業加大“一對一“融資服務對接力度。做好上下信息互通,建立項目清單,分片區落實專人政策指導,成立3個服務小組,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周轉信貸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累計對接項目逾200個,涉及金額超900億,精準助力脫貧攻堅、生豬全產業鏈等十大領域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全程在線的服務狀態,聚人心、暖人心,彰顯了農業政策性金融的責任與擔當。
信貸支撐強力度。該行聚焦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糧食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積極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助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運行。加大力度供應防疫應急資金,通過信貸業務管理應急通道,累計審批重慶市醫療防控物資采購儲備單位、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等12家企業貸款近17.19億元、投放逾10.3億元,有效保障了防疫物資、藥品生產以及豬肉、面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全力馳援“戰疫”一線。加大力度服務脫貧攻堅,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脫貧攻堅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全力沖刺堅決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今年以來,該行累計向貧困區縣投放各類貸款逾36億元,為貧困地區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特色產業發展、貧困村提升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源源不斷注入信貸資金,確保“戰疫”和“脫貧”同推進。加大力度補實“三農”短板,圍繞路、水、電、訊、環保和醫療衛生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支持涉農企業復工復產,該行累計投放基礎設施類中長期貸款57億元,加快推進水利、農村路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城鄉一體化、生態環保等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進度,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
(鄧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