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創新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19年以來,重慶市分行主動提升站位,聚焦重點領域,創新支持模式,全力推進“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全年對50戶民營小微企業新增授信17459萬元,投放貸款16348.5萬元,年末該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43倍,超額完成總行下達的目標任務,為重慶民營小微企業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全行一盤棋形成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
農發行重慶市分行把服務民營小微企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好落實,切實增強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成立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統籌推進相關工作開展。針對轄內部分分支行出現的思想上“不愿”、操作上“不會”、效率上“不高”等問題,該行全面梳理收集相關制度辦法,立足行情實際,印發《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推進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督導指導方案》,推動各分支機構用好用足政策,精準給予支持。市分行行領導帶頭深入26個區縣,走訪了近30家民營企業,摸清融資需求,充實項目儲備庫。選拔業務骨干成立6個項目營銷策劃組,指導各分支機構做好項目對接、策劃和推動。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信貸隊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專業技能和風險防控水平。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行把破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作為“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要內容之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快速調查和快速審查兩個團隊,實行“月月有清單、周周有碰頭、天天有通報”,掛圖作戰,構建辦貸“綠色通道”,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
聚焦重點領域做到“真小微、真支持、真提升”
該行堅持政策導向,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突出“三聚焦”“三優先”,即聚焦糧食安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優先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的小微企業、納入風險共擔機制和“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小微企業和具有當地特色優勢的小微企業。認真落實監管部門下發的《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項行動方案》,主動上門對接,深入挖掘優質客戶資源,拓展客戶群體,著力培育支持一批民營和小微企業“隱形冠軍”,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民營小微企業切實做到“三真”。2019年,陸續為助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領域具有典型性作用的50戶民營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重點支持了生豬、油茶、柑橘、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產業。同時,通過解決就業、收購農副產品等形式,直接或間接帶動5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創新支持模式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新路徑
該行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支農新模式、新路徑。一是創新推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6酉陽模式”(農發行+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風險補償基金+保證擔保+保險),采取“政府主導、龍頭帶動、聯合經營、一縣一品”的方式,實現各方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解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市場能力不足、生產經營效率低、擔保資源不足等實際問題,走出一條推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培育壯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性金融產業扶貧新路徑。目前,已向酉陽縣14家農民合作社發放貸款3959萬元,用于發展油茶產業,審批貸款5.3億元、投放2億元支持聯合體中的龍頭企業油茶基地建設,為推動酉陽縣建成30-50萬畝的全國油茶第一大縣邁出堅實的一步。二是創新推出“1+1+N”出口型涉農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以大型國有優質企業為核心,以真實交易為背景,以核心企業與供應鏈上出口型涉農小微企業、核心企業與國內外客商簽訂的訂單或合同為基礎,以建立專項風險補償基金為增信保障措施,由農發行對供應鏈上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小微企業“走出去”。目前,采用該模式的首筆貸款已落地,支持梁平區柚農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用于與核心企業渝貿通公司簽訂訂單200萬元的梁平柚收購。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鄧靜秋 龔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