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以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為載體,加強對傳承保護農耕文明的信貸支持。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指導下,及時出臺《關于做好信貸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意見》,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積極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信貸工作有機融入全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各項任務,切實加大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力度,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意見》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認識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重要意義,把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同推廣“千萬工程”經驗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加大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力度。要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認定的815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10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示范市(自治州)和兩批75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旗)為支持重點,明確到2030年逐步實現對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信貸支持的有效覆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支持一批具有社會效應和典型示范意義的標桿項目,精選項目、做實客戶、做優現金流,有效提升信貸資產質量。
《意見》指出,要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理念,聚焦政策性金融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重點內容。包括支持保護村落的傳統格局、傳統建筑保護修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保護修復、傳統民居宜居性改造等,支持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鄉村風貌整體提升等人居環境治理,科學統籌規劃區域內鄉村資源的活化利用路徑,整區域支持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資源“土特產”一體化建設,增強傳統村落經濟發展的“造血功能”。
《意見》要求,要穩妥有序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業務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項目營銷對接,農發行各級分支機構要與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要聚焦打造模式,通過“打捆打包”、“整縣推進”、“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整體保護+‘土特產’”等方式,實現項目自身收益與融資規模平衡。要優選合作實力強、管理規范的客戶,推動融資平臺市場化、項目“建運維”一體化。要突出支農成效,充分考慮社會、生態和支農效益,防止大拆大建,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共同富裕。
《意見》強調,要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優惠政策。在四個方面實現信貸資源優化配置:優先保障貸款規模;實行貸款利率優惠;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開辟綠色辦貸通道。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合規管理、強化風險防控、加大總結宣傳等,為信貸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農發行已支持或準備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108個、審批貸款金額352.91億元、實現貸款投放193.44億元。支持了一些聯農帶農成效明顯的標桿項目,其中,安徽分行“村落徽州”模式,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支持的績溪縣上莊鎮、瀛洲鎮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示范獎名單。支持的湖北團風縣傳統村落項目惠及脫貧戶491戶、脫貧人口1474人,項目實施后戶均每年可增收5000元、村集體預計每年可增收30萬元,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