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卉產業是云南市場影響力廣泛、經濟效益良好、推動鄉村振興作用顯著的特色農業產業。本文對云南花卉產業歷程、結構、成效進行梳理解析,結合農發行云南省分行信貸支持花卉產業的實際,提出新發展階段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重點方向和建議。
「關鍵詞」云南花卉?全產業鏈?幸福產業?政策性金融
202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花卉產業前景廣闊,要著眼全產業鏈,從種業端、種植端、市場端不斷深耕細作,讓這一“美麗產業”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僅為云南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也為持續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建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農發行作為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性銀行,積極響應總書記提出的發展要求,將金融服務力量融入新階段云南花卉產業發展提升,讓“幸福產業”的碩果更加豐實。
一、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一)云南花卉產業發展歷程
云南花卉種類繁多、資源豐富,有著“世界花園”的稱譽。云南花卉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1994年,昆明市呈貢縣花農開始自主探索花卉種植,以自發的形式逐步擴展推廣;1995至2008年,云南高度重視花卉產業,從政策、技術、市場等方面加以規范,農業設施和花卉品質得到提升改善,花卉產業邁入快車道;2009年以后,云南作為全球新興花卉產區和交易中心,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打造“云花”品牌,完善產權保護和標準化體系建設。經過近40年的發展,云南花卉產業已經成為云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2024年末,全省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195萬畝左右,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鮮切花產量達206億枝,位居世界第一。
(二)云南花卉產業的分布和結構
云南有著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其中觀賞植物超過5000種。經過人工選育和規模化栽培,為全球提供了1/3的商業觀賞花卉來源,也因此成為世界花卉分布的中心之一。同時,云南豐富的氣候地理也為花卉產品的連續生產和供應提供了條件,是能夠實現全年不間斷供應的地區。從省內分布來看,云南花卉產業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區,滇東和滇西北分布次之。花卉種類以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鮮切花為主,盆栽花和球根類花卉等為輔,形成了綜合品類齊全的產業格局。①
在產業種類重要組成的鮮切花領域已經形成了產業集群,該集群是農業農村部批準建設的首批特色產業集群。在范圍上該產業集群覆蓋5個市(州)的6個區縣,包括滇中地區的昆明晉寧區、呈貢區,玉溪的紅塔區,紅河的開遠市,楚雄的祿豐市和曲靖的馬龍區。圍繞著“一個中心、五大功能區”的規劃,首先建設輻射全省的技術服務中心,在技術研發和品創方面集中力量;生產端,以曲靖馬龍區的高標準鮮切花高效綠色種植示范區為主要組成;加工貿易端,以昆明晉寧區和呈貢區的鮮切花采后加工包裝和物流配送樞紐為主要組成;創新端,以楚雄祿豐市和昆明晉寧區的新型市場主體培育為主要組成;融合端,以紅河開遠市和玉溪紅塔區為重點,建設三產融合示范區。該產業集群形成了鮮切花產業鏈條完整、區域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三)云南花卉產業的發展前景
根據2022年統計數據,云南花卉在全國花卉產業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1.41%,是花卉產業產值最高的省份②。根據2023年的花卉出口統計數據,中國花卉產品全年出口量為7.44萬噸,出口金額為2.72億美元。其中,云南花卉出口量以及出口金額所占比重分別為34%、34.23%,出口產品以各類鮮切花為主,銷往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③。2024年,第22屆國際花卉交易展在昆明成功舉辦,達成訂單1萬多個,貿易金額達2億元,交易量創歷屆新高。在不斷拓展市場占比的同時,作為產業“芯片”的研發能力也在穩步增長。2024年末,云南累計申請新花卉品種1100余個,獲得國家授權800余個,花卉產品創新力穩居全國第一。云南花卉產業已經成為高原特色農業的名片,具備良好的競爭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云南分行支持花卉產業發展的實踐
(一)將花卉產業作為信貸重點支持方向
云南分行始終將支持花卉產業作為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圍繞云南花卉區域分布特征和產業重點領域著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目前,全省支持花卉產業鏈相關信貸項目超過50個,涉及縣區超過27個,覆蓋了云南花卉種植、加工、貿易和出口的主要地區。在信貸規模方面,直接支持花卉種植基地、花卉產業園區、花卉育苗中心、花卉交易中心等重要產業項目信貸額度超過27億元;支持花卉產業配套的冷鏈物流、加工包裝、數字服務、港站貨運等增值服務領域項目信貸額度超過50億元;支持倉儲中轉、技術引進、跨境出口等服務云南花卉全球貿易領域項目信貸額度超過20億元。
(二)加強與產業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作用
為實現政策性金融助力云南花卉產業更好發展,云南分行注重加強與農業、林草、環保等職能部門以及相關合作經濟組織的聯系,根據產業發展的階段性和時序性特征,積極在補足產業短板、增強比較優勢、支持新質生產力方面提供持續高效的金融服務。比如,在做大產業規模、提升花卉科技水平方面,配合職能部門政策,加快建設高標準花卉種植基地,增加優質花卉產品產量以更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增長需求;在科研體系方面,圍繞“云南花卉產業發展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加大有自主產權的花卉新產品研發科技投入;在花卉交易中心建設方面,按照政府部門推進產業升級的部署,積極支持面向國內國際市場,覆蓋競價競拍、冷鏈物流、品控保障全范圍的高標準花卉交易中心建設。
(三)做好產業分析研究,鞏固金融服務能力
花卉產業是市場化程度較高、融資結構較為穩定、金融服務專業化需求較為顯著的產業類型。在該產業領域,銀行同業的產品和營銷競爭都較為激烈。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不僅要深刻理解產業規劃和發展導向,也必須要深度做好行業分析、產業分析和市場分析。云南分行將花卉產業作為重要的研究領域,按照“金融與產業領域相結合”“信貸項目與產業導向相結合”“產品服務與區域產業政策相結合”組建工作團隊,做好內外部政策研究,及時跟進相關區縣產業進展情況,在項目規劃的前期階段,同步提供專項融資方案、運營期金融服務方案,以及面向參與產業市場小微企業的支付結算服務綜合金融方案。在信貸全流程業務辦理中,統籌效率配置和資源配置,為花卉產業全省重大項目建立督辦流程,確保項目推進質效。對進入運營期項目開展好后評價,跟進監測項目運行指標。實現從業務研究到信貸支持,從貸后反饋到新模式探索的良性循環。
三、面向云南花卉全產業鏈,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一)支持持續打造“云花”品牌,建設高標準花卉種植區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文件指出,以質量為基礎,以綠色為內核,打造優質、生態、美好的“云花”品牌。花卉產業是高度依賴現代生產設施的農業類型,高品質花卉品牌建設需要首先從種植端著手,加大高水平設施農業建設力度,穩步擴大花卉標準化栽培、精準管護、自動化管理等具備高效生產技術體系的種植區面積。同時,將花卉種植與初級加工、分揀、冷鏈儲運等與花卉鮮品程度密切相關的產業環節,通過產業布局和現代設施裝備應用加以整合,更大程度提高花卉產品優級品質比例。針對該產業環節,農發行應注重使用設施農業和農業機械裝備等信貸產品,支持精準化育苗栽培和關鍵技術應用,支持高品質花卉生產相關的新型農業裝備以及智能化數字信息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對于產業集中種植區域,應結合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同步做好農田水利、農村公路、農業產業園區等領域的提質改造支持。
(二)支持加強科技金融產品應用,持續推進花卉種業科技研發
農業領域的核心關鍵是種質資源,打造優質花卉產業也同樣離不開對種質資源的研發和創新。根據國家林草局和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的《全國花卉發展規劃(2022-2035年)》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我國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實現花卉現代化,主要花卉自育品種市場占有率達到25%。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在該領域的重點方向中,包括培育壯大一批現代花卉種業企業,構建種苗質量及生產標準體系,爭取實現花卉優質種苗(種子、種球)自給率和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同時,針對該領域也在探索建立花卉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增強對知識產權的價值保護和法律保護。這也充分說明了當前種質資源研發在花卉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和迫切需求。針對該產業環節,農發行可應用良種繁育、種業生產和種業基地建設等信貸產品,支持加大花卉品種創新、種質選育、高效繁育等方面的研發,探索建立覆蓋研發主體、產權保護、信用增值、市場推廣的完整價值循環體系,增強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三)支持基于現代數字技術,構建高效交易體系
云南花卉產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以花拍市場為中心的交易市場體系。目前,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是亞洲交易規模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圍繞以鮮切花為主的交易內容形成影響全國各地鮮花價格的交易指數。近年來,隨著溯源技術、大數據模型、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花卉交易的線上化體系也在不斷豐富。比如,以撮合花農和花商為主要場景的電商交易平臺;以線上直播、短視頻等形式面向新媒體用戶的交易平臺;以服務大宗采購,提供價格指數支持內容的線上遠程交易中心等都在不斷向市場新興領域拓展。針對該產業環節,農發行應充分用好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農村電商,以及農業科技和技術成果轉化等信貸產品,適應當前銷售領域的科技賦能變化,構建符合花卉產品各貿易場景的高效交易體系。
(四)支持構建綠色生產循環,促進花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花卉產業作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的方向指引,推動傳統產業體系的優化升級,依照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構建花卉綠色生產指標體系,打造花卉綠色生產示范樣板。2023年,云南省制定出臺地方標準《云花生產管理規范》(DB53/T1168-2023)。該標準對物種資源保護、土壤基質管理、能源管理、廢棄物管理等均作出明確規范。在履行金融服務支持花卉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加強關注產業相關領域的政策要求和標準規范情況,提升金融服務與整體發展要求的契合度。同時,綠色循環方式的花卉產業也是與文旅經濟密切結合的新發展形式。通過“鮮花+文旅+文創+農創”的方式,不斷豐富花卉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實現由花卉經濟帶動向“農文旅”經濟轉型的升級發展。作為提升金融創造能力的重要方面,應關注花卉產業在新經濟發展階段的融合發展形式和價值增長方式變化,積極適應發展要求,不斷創新金融服務。
注
①資料來源:根據云南花卉產業發展公報整理
②數據來源:2022年中國統計年鑒
③數據來源:2023年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張繼焦,陳亭佳沁.“二元社會結構”視域下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路徑的分析——以云南花卉產業的發展為例[J].大理大學學報,2024(11):25-33.
[2]彩云之南“鮮花經濟”美麗綻放[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2-20(10).
[3]商雨,楊明珊,邵青,晏旭熙.云南花卉產業集群建設成效顯著[J].中國花卉園藝,2025(1):40-43.
[4]是“美麗產業”更是“幸福產業”——云南花卉產業一線調查[N].國際商報,2025-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