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啟新程,改革浪潮催新篇。1994年,在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大潮中,政策性金融機構破土而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應運而生,開啟了政策性金融全力服務糧食安全、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強國建設的時代大幕。3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農發行始終把自身發展融入民族復興偉業,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在挑戰中發展、在奮斗中成長、在考驗中壯大,逐漸成長為國家金融支農的重要力量,為“三農”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踐行支農使命 30年改革發展成果豐碩
三十載櫛風沐雨,農發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調整優化職能作用,加大投入力度,資產余額突破10萬億元,是成立初期的26倍多,成為全球最大的農業政策性銀行,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宏觀調控和“三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獨特貢獻,繪就了一幅金融支農、支持建設金融強國的歷史畫卷。
30年來,我們恪守“支農為國、立行為民”職責使命,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始終以服務“三農”為主責主業,累計投放貸款34萬億元、投資基金7100多億元,市場化發債籌資17萬億元回流農村,牢固樹立“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品牌,為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提供了堅強有力的金融支持。矢志不渝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始終堅守辦行初心,建立“錢隨糧走、購貸銷還、庫貸掛鉤、封閉運行”制度,實現了收購資金良性循環,從根本上遏制了收購資金被企業擠占挪用現象,消除了“賣糧難”和“打白條”的歷史性難題。堅決落實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政策,及時足額保障糧食收儲資金供應,30年間累計投放涉糧貸款約12萬億元,全力服務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中國碗里裝中國糧。全力以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立之初,農發行就開辦了扶貧貸款業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戰略部署,以服務脫貧攻堅統攬業務發展全局,構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貧工作格局,全力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及后續扶持,大力支持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支持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助力支持4個定點扶貧縣脫貧摘帽,脫貧攻堅期間累計投放精準扶貧類貸款2.32萬億元,占全國金融同業投放額的四分之一,投放額和余額均居全國金融系統首位,連續5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連續4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成效評價中獲得“好”的等次,充分發揮了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范作用。堅決有力服務鄉村全面振興。2004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支持新農村建設要求,農發行逐步將業務范圍擴大到服務農業農村發展,形成了糧棉油全產業鏈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兩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格局。2021年以后,農發行主動適應“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深入研究、跟進落實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以服務鄉村振興統攬工作全局,積極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支持和美鄉村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支持新改建農村地區公路超過85萬公里,支持建設了一大批國家重大水利項目,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大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突出重點支持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連續3年在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獲得“優秀”。
30年來,我們充分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扎實高效做好中央交辦的專項任務。在黨有所呼、國有所需的急難險重任務中挺膺擔當,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資源搞攻堅,累計投放各類專項借款及貸款近2萬億元,確保頂得上、穩得住、干得好。統籌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決策部署,迅速啟動新冠疫情防控應急通道和綠色通道,支持防疫物資保供和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全力服務穩住經濟大盤。2015年,成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用于支持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項目建設,2022年,高質高效完成農發基礎設施基金設立和投放工作,切實發揮政策性金融工具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擴大有效投資,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大制造業、科技型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貸款投放,有序落實保交樓專項借款任務。高效推進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通過專項借款、貸款、貨幣工具等多種形式,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支持力度。
30年來,我們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創新,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農發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落實落地,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分類管理改革任務順利完成,金融助農的動能活力顯著增強。建立健全現代公司治理體系。以建立健全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為目標,完善公司治理體制機制,成立農發行黨委會、董事會、高管層,“兩會一層”協同運作,現代企業公司治理的架構不斷完善。扎實推進資產負債等內部重點領域改革,現代銀行的“四梁八柱”牢固樹立,經營管理的邏輯、架構、模式、政策、制度和技術發生深刻變革。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業務范圍從單一的信貸業務拓展到基金、投資、資管等綜合性業務,支持對象從國有糧棉油購銷企業擴大到各類所有制涉農企業,貸款用途從流動資金擴大到中長期項目,資金來源從主要依靠央行再貸款到主要依托國家信用市場發債,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的產品、模式持續豐富完善,服務范圍更廣、手段更多,客戶的可得性便利性持續提高。扎實推進金融科技建設。主動適應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大力實施數字賦能工程,成功上線新核心業務系統等170多個重點項目,實現信息系統對重要業務領域的全覆蓋,填補多項空白,跨越多級臺階。穩步提升經營質效。不斷強化內控優先、質量為上、效益為重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機制,優化發展模式,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在沒有剝離不良資產的情況下,資產質量始終保持同業較好水平。連續多年增加納稅、穩定盈利,依靠內源補充增加實收資本,實現了財務可持續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連續7年在財政部績效評價中保持“優秀”。
30年來,一代又一代農發行人薪火相傳、砥礪奮進,老中青交替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干,發現、培養了一大批講政治、講奉獻,懂金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不斷創造和豐富了農發行的精神譜系,展現出團結奮進、敢為人先、拼搏奉獻的精神面貌,樹立起全心服務、務實高效、昂揚向上的企業形象,涌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政策響應力、支農貢獻力不斷提升,社會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高。
不斷豐富對走好中國特色政策性金融發展之路的認識
在30年的實踐探索中,農發行始終把自身發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對走好中國特色農業政策性金融發展之路的認識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篤定。
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是確保方向正確的根本遵循。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成立以來,農發行始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毫不動搖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扎實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行,切實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正是因為我們始終把“聽黨話、跟黨走”根植靈魂、融入血脈,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風險挑戰,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實現長期穩健發展。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不移維護和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農發行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核心要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成立以來,我們始終懷揣著“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初心使命、“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價值追求,從解決農民“賣糧難”和“打白條”問題,到全力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履行社會責任等,都是為了讓改革紅利惠及更多人民。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扛穩支農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必須堅持“三位一體”辦行理念,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政策性銀行具有政策性和市場性雙重特征,需要平衡多元目標、應對多重壓力、面對多難選擇、接受多維評價,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執行國家意志、服務“三農”需求、遵循銀行規律“三位一體”是農發行辦行方向、辦行宗旨和經營理念的辯證統一。新征程上,我們要秉承“三位一體”辦行理念,統籌好政策性普惠與市場化經營,推動農發行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必須堅持靠前發力、主動作為,這是實現政策效果最大化的重要路徑。成立以來,農發行始終把執行政策放在首位,立足“三農”職能定位,主動承擔歷史責任,強化歷史擔當,對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出臺的重要政策、交辦的重點任務,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部署、第一時間落實。新征程上,我們要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不折不扣推動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在服務農業強國和金融強國建設中爭當排頭兵和主力軍。
必須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永恒主題,這是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政策性銀行的特殊性和“三農”的弱質性,決定了農發行在風險防控上要比商業銀行的要求更高。農發行30年的改革發展史也是一部風險斗爭史,我們從合規經營的底層基礎著手,全面推行內控合規垂直管理,不斷完善風險防控體制機制,實現了由信貸風險管理到“全面”風險管理,由單點防范到“全程”管控,由傳統方法到“全新”工具,由條線主抓到“全員”共管的“四個轉變”,為護航全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把風險防控擺在突出位置,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必須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內核基因,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農發行作為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自成立以來,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三農”需求,與時俱進調整發展戰略、經營管理策略,創新豐富產品服務模式,實現自身功能發揮與黨和國家要求的實時匹配,特別是在面對職能調整、業務收縮、發展乏力、技術落后等困難挑戰時,我們持續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積極推動內部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產品、模式、制度和流程創新,服務水平和治理能力顯著提高,盈利水平穩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新征程上,我們要持之以恒以改革創新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為打造現代化銀行增添轉型發展動能。
切實肩負起新時代使命任務 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農業政策性金融新的趕考之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為農發行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從30年發展歷程中汲取智慧營養、凝聚奮進力量,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斷開創現代化農業政策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實現使命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支農報國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持續深化人才強行工程,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落實“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強化與駐行紀檢監察組的貫通協同,把嚴的要求貫徹到制度建設、執紀監督、黨紀學習教育等全過程。持續推動中央巡視“回頭看”整改,堅持糾“四風”樹新風并舉,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腐敗,營造和弘揚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
傾心傾力支持農業強國建設,在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中展現新作為。適應形勢變化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堅守政策性銀行職能定位,聚焦商業性金融機構“干不了、干不好”的業務,緊緊錨定農業強國建設目標,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金融支持,助力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積極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入支持長江大保護和黃河生態保護,全力服務美麗中國建設。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積極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支持農田水利、公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服務鞏固銜接和精準幫扶。積極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力支持城鄉融合發展,助力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全力以赴服務金融體制改革,以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13個方面重大改革舉措,積極主動參與配合國家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全力落實政策性金融改革要求,突出重點優化金融服務,助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準確把握政策性銀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功能作用,統籌運用好政策性與市場化措施,做好具有農發行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當好政府和市場的橋梁、戰略落地的工具、宏觀調控的手段、政策扶持的渠道和引領市場的標桿。不打折扣、高質高效完成黨中央交辦的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專項任務,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一以貫之推動內部經營管理新變革,全力邁上現代化銀行建設新臺階。聚焦建設現代化農業政策性銀行新要求,以信貸產品體系改革為契機,縱深推進內部重點領域改革,注重各項改革協調配套,增強改革取向一致性。持續優化組織架構、金融服務和制度流程等要素供給,全面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強化創新驅動,精準對接“三農”和客戶需求,不斷完善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和制度流程,構建更加完備高效適配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重點項目研發,全面提升數據質量,推進數字服務、數字決策、數字管理、數字運營、數字監督實現重點突破。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金融監管要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統籌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的關系,強化風險源頭管控,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全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波瀾壯歲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續征。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的壯闊征程上,農發行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心、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智慧力量。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黨委書記 湛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