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作為全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新氣象、新作為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政策部署,切實提升履職發展的主動性自覺性
農發行始終把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作為履職發展的指南與遵循,堅持把執行政策放在首位,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政策執行,堅決及時有效地把各項政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為抓好“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堅決把黨的二十大關于“三農”工作的戰略部署付諸于行動、使其見之于成效。
深刻把握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要求。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 2022 年末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鉚足干勁,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特色,立足我國國情,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農發行要準確把握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內涵要義和重點任務,不斷強化功能、優化服務,以扎實有力的舉措全力服務“三農”發展。
深刻認識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意義。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2022 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擴內需穩增長,基礎是農業,潛力在農村,農村消費的總量規模、總體結構和整體質量事關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農發行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工具,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要求,充分發揮跨周期、逆周期調節作用,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力服務促投資、擴內需、穩增長,大力支持農村消費擴容升級提質,堅決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堅守本源、專注主業,為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再作新貢獻
2022 年,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農發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建和中央巡視整改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全力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和“三農”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作出積極貢獻。全年累計投放各類資金 2.91 萬億元,年末資產規模達 9.12 萬億元,貸款余額達 7.74 萬億元,同比增加 1.05 萬億元,不良貸款實現“雙降”,履職能力和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改革發展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系統內迅速掀起“大學習、大宣傳、大貫徹”的熱潮,切實增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扎實推進中央巡視整改。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整改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五個強化”“四個融入”,與駐行紀檢監察組貫通協同、同題共答,推動整改反饋問題改到底、改到位。通過中央巡視整改,全行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更加堅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更加彰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步伐更加穩健,高質量發展“拐點”之勢基本形成。三是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重大事項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著力強化思想引領,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縱深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行,壓緊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自覺接受、大力支持派駐監督,黨風行風持續好轉。
堅決有力服務穩住經濟大盤。全面貫徹國家穩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重大任務、重點工作落實落地,為穩大盤、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一是主動擔當、靠前發力。堅決落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的要求,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靠前安排重點任務,優先配置各類資源。2022 年第一季度,貸款凈增 3807 億元,居同業前列,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信貸增長任務,實現了信貸早投多投、“三農”早受益多受益。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及時推出五方面 30 條服務穩住經濟大盤差異化措施,成立穩大盤工作領導小組和專班,加強與有關部委、中央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協同合作,為穩定宏觀經濟提供有力支撐。三是高質高效完成專項任務。舉全行之力、聚優勢資源,僅用兩個多月時間完成基礎設施基金投放任務,30天內完成第一批“保交樓”專項借款任務,投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 800多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 56%,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更加凸顯。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加大支農惠農力度,累計投放貸款 2.67 萬億元,同比增加 3315 億元,助力穩住“三農”基本盤。一是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大力支持糧棉油購銷儲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穩價,累計投放糧棉油貸款 7483 億元,支持收購糧食 4820 億斤、棉花 328 萬噸。聚焦“四大區域”“三類人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累計投放精準幫扶貸款 6363 億元,新增帶動脫貧人口 2089 萬人。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業振興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累計投放農業現代化貸款 5451 億元、普惠小微貸款 559 億元。圍繞水利、公路、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農業農村短板領域,累計投放貸款1.14 萬億元,助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積極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發放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貸款 5455 億元。創新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累計投放綠色貸款 6258億元。二是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認真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減免企業服務收費,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實施首年利率優惠、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下調新發放貸款利率,讓利于企、讓利于農。穩步推進投資業務,投貸聯動支持種業振興和重點項目建設,各類基金投貸聯動余額達 1.1 萬億元。積極支持重要農產品、農資進口和優勢農產品出口,辦理國際結算 226 億美元,累計投放貿易融資 202 億元,有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三是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回流反哺“三農”。優化信貸支農資金籌集,全年發行債券 1.67萬億元,降本增效作用更加突出。
縱深推進改革創新。堅定現代化銀行建設方向,扎實推進重點改革和創新發展,持續釋放動能活力。一是全面落實政策性金融改革要求。積極推進改革實施總體方案落地,董事會換屆順利完成,新一輪業務分類分賬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建立常態化資本金補充機制,積極推進養老保險改革。二是持續深化“八項改革”和“八大工程”。年度重點改革目標全面完成,服務客戶數量顯著增加,客戶結構明顯優化,在庫項目大幅增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推進產品、服務、模式和流程創新,“農地 +”“蔗糖貸”“農機貸”和供應鏈金融等一批新產品、新模式落地。三是強化科技賦能。全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信息科技建設。成立軟件開發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成功上線運營全國大集中、農發小微智貸、新一代信貸管理系統等 110 個項目,填補了多項空白。
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堅持前瞻性防控、系統性管理、結構性施策,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扎實推進全面風險管理。建成內部評級體系,開展風險排查,加強重點領域、客戶、行業、區域風險防控,加大風險處置和化解力度,2022 年末不良貸款率為 0.3%,同比下降 0.06 個百分點。二是持續加強信貸管理。完善信貸制度和產品體系,優化授信授權和辦貸流程,推進專職審議機制建設,及時開展信貸業務“回頭看”,統籌推進“五個專項”工作,夯實管理基礎。三是筑牢內控合規防線。深入推進“法治農發行”“合規農發行”建設,建立“不貳過”機制,設立“三合一”專員崗位,統籌推進“五大監督”,強化審計監督職能,推進內外部監督檢查一體化整改,筑牢風險“防火墻”。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發行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的建設,制定實施“六個堅持”總體戰略、“四個全力”發展戰略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八項改革”“八大工程”,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十年來,農發行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累計投放支農資金 19.1 萬億元,2022 年末資產規模、貸款余額分別是 2012年末的 4倍和 3.6倍;不良貸款率下降 0.6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和上繳利稅大幅增長,實現了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和財務可持續。新時代十年是農發行歷史上支農力度最大、作用發揮最突出的階段。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錨定目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農發行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建設農業強國的政策要求,以“釘釘子”精神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狠抓落實,不斷提升服務“三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關鍵在黨。新征程上,農發行要始終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建領航工程和人才強行工程,堅持不懈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常態長效抓好中央巡視整改,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倉廩實,天下安。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農發行要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住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種業振興兩個關鍵,全力服務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全鏈條支持糧食生產、收儲、加工、流通和調銷,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樹立大食物觀,大力支持肉蛋奶果蔬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全力支持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要條件。農發行要認真貫徹落實產業振興工作部署,聚焦各地“土特產”,擇優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支持農業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支持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支持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流通體系。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農機裝備、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產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全力支持農業農村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農發行要全面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方案,積極支持水利、路網、電網、農房、數字鄉村、農村公共服務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支持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研究支持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全力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農發行要聚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脫貧縣、定點幫扶縣、大型安置區等重點區域,緊盯防返貧監測戶、搬遷群眾、脫貧戶等重點人群,抓好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萬企興萬村”等重點任務,持續加大金融幫扶力度,助力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等,優化完善支持政策,助力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深化改革創新,精準對接“三農”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筑牢風險防線。積極推進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流程創新,著力打造更加適配的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堅持把風險防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信貸管理和內控合規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作者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 錢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