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歲月如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自1994年12月26日正式設立以來,已經走過了三十個春秋。三十年來,寧夏分行始終牢記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自治區和總行各項工作要求,扎根塞上,躬耕“三農”,用金融活水澆灌寧夏大地,繪就“田開沃野千渠潤,屯列平原萬井稠”的鄉村美景。
牢記囑托重踐行 黨建統領展新顏
夏至時節的塞上江南葳蕤秀美,雄渾壯觀的賀蘭黃河逶迤綿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寧夏考察,強調要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民族團結和共同富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寧夏分行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高質量發展各環節,全轄上下堅持“黨建統領、科學發展、精細管理、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的發展定力,黨建引領作用持續加強,分支機構“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建設全達標,各級機構黨建陣地建設全覆蓋,推出“四講四提四做”“同心圓”等31個特色支部工作法,黨建質量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
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寧夏分行被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多次授予“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先進單位”和“金融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貢獻突出機構”,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成效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肯定。截至2024年9月末,全轄貸款余額381.81億元,農發重點建設基金余額42.49億元,資產規模是建行初期的60倍,資產規模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持續向好,堅持走穩自治區金融支農“第一方陣”。
▲黃河寧夏段二期防洪工程項目
鞏固銜接結碩果 鄉村振興啟新航
寧夏地處中國西北,干旱少雨、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生態脆弱,情況最嚴重的西海固地區有“苦瘠甲天下”之稱。寧夏分行錨定全面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美麗新寧夏目標,將服務自治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舉全行之力助推回漢群眾治“三窮”。
脫貧攻堅期間,寧夏分行將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推動更多扶貧資金、項目、舉措向深度貧困地區集中,2015年至2020年,累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和專項建設基金25.08億元、產業扶貧貸款127.73億元,增速居自治區金融同業前列;支持11.5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挪窮窩”,讓各族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同時,瞄準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積極支持貧困地區農村公路、水利、生態修復、農村改廁及人居環境建設,2016年至2020年,累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類建設扶貧貸款48.78億元,支持貧困地區農村“換窮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
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以來,寧夏分行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以來,累計投放各類幫扶信貸資金176.51億元,覆蓋自治區8個脫貧縣和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累計帶動服務幫扶人口及監測對象48萬人,人均增收1.55萬元,有效推動民族地區貧困人口“拔窮根”,讓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園更加美麗、家底更加厚實,民族團結基石更加穩固。
從鄉村美到百姓富,從產業興到新風勁,寧夏分行把鄉村振興“設計圖”變成“施工圖”“竣工圖”,奮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寧夏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在人民銀行寧夏分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夏監管局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考核中,寧夏分行連續多年獲評“優秀”等次。
▲同心縣高標準農田及現代高效節水灌區建設項目
堅守初心擔使命 支農報國繪“豐”景
寧夏分行始終堅守“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崇高使命,持續發揮政策性銀行托住底、補短板、強供給、促協調、添動能的戰略支撐作用。
聚焦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助力守好“塞上糧倉”。守牢糧油政策性業務“主陣地”,充分發揮糧食收購資金主渠道作用,實現糧油貸款投放、凈增、客戶數“三增長”,支持糧油收購量常年占全區市場份額的60%以上。支持國家糧食儲備調控體系建設,助力儲備糧在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積極支持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穩固托住市場化改革底線。把支持種業發展作為落實“兩藏”戰略的重要抓手,助力自治區種業“強芯”。三十年來,累計投放糧油貸款520億元,發放支持種業貸款6.28億元,培育和扶持的賀蘭縣“稻漁空間”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聚焦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圍繞自治區“四水四定”實施方案,2019年以來,累放黃河大保護貸款123.21億元,信貸支持的利通區現代化生態灌區項目和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項目被水利部納入《金融支持水利典型案例》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工程和中衛市河北地區供水項目取得的良好社會效益被中央媒體報道。
聚焦服務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發展,2022年以來,累計向奶產業、葡萄酒、枸杞、肉牛、灘羊、馬鈴薯等領域投放特色產業貸款29.52億元,支持“寧夏農墾”“賀蘭紅”“厚生記”“雪川固原馬鈴薯產業”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產業做大做強。
▲吳忠市東南部提調水及河道生態治理工程
凝心聚力開新局 特色發展譜新篇
2023年以來,寧夏分行聚焦總行“六大領域”和“四個銀行”特色品牌戰略,進一步明確深耕縣域、主攻地市、重攻駐寧央企和區屬國企,以國家102項重大工程、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及區市級重點項目為支撐的業務發展思路。
在新發展思路的指引下,寧夏分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以市場化方式開展高效節水灌溉、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路網和存量資產盤活項目試點,重點支持近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年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5.5萬畝、可結余用水指標5279.2萬立方米,信貸支持的中寧縣豐安屯旅游度假區周邊道路提升改造項目開創全區首個農村路網建設市場化模式。截至2024年9月末,全轄央企和區屬國企客戶46個、貸款余額118.52億元,較1995年增加112.13億元。糧食銀行貸款余額較成立初期增長466.51%;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貸款余額分別較2021年增長447.95%、102%、37.41%,居自治區金融系統前列。
▲寧夏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工程項目
在推動業務發展的同時,寧夏分行堅持以黨建引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培塑并踐行農發行企業文化理念。以中央巡視“回頭看”整改、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激勵廣大黨員干部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全轄各級行“新時代黨員活動中心”“職工之家”陣地建設全面開展,各條線各層級的評優選先和業務技能競賽屢建新功,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和團青活動豐富多彩,廣大干部員工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
憶往昔,三十載輝煌鑄就;展未來,新征程宏圖可期。站在面向未來的新起點上,寧夏分行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自治區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發展理念,發揮政府和市場紐帶作用,將更多信貸資源投向“三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農業政策性金融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