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遼沈大地,五彩斑斕、魅力四射,湛藍天空下涌動金色的稻浪,紅色海灘環抱深邃的大海,勾勒出一幅繽紛絢麗的錦繡畫卷。自1994年12月組建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遼寧省分行堅決落實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務質效,在遼寧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沃土上,持續書寫“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發展篇章。三十年來,遼寧分行累放各類貸款8704.98億元,為新時代東北振興貢獻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服務糧食安全 筑牢“大國糧倉”
遼寧分行堅持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立行之本、發展之基,準確把握不同時期信貸工作重點,由“糧”向“食”拓展信貸領域,建行至今,累放糧油貸款4097億元,支持收購糧油4550億斤,近年來支持收購市場份額穩定在5成以上,有力支持筑牢“大國糧倉”、端穩“中國飯碗”。
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做到“錢等糧”。積極參與各級糧食儲備體系建設,消除縣域收購“空白點”,提前完成承貸企業評級授信工作,從源頭保證糧食量足質優。及時足額保障政策性收儲資金供應,臨儲期間累放糧油儲備類貸款801.6億元,支持市場份額達到7成以上,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銀行地位。
▲遼陽市宏偉糧庫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糧食收購
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守好“壓艙石”。玉米市場化改革和糧食“去庫存”工作啟動以來,細化量化新客戶準入標準,牽頭建立玉米信用保證基金,積極引導和培育多元主體入市收購,保障市場“有人收糧、有錢收糧”,在全省玉米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封閉運行管理,杜絕“打白條”。主動適應外部政策變化和內部管理要求,強化封閉運行制度建設,解決“賣糧難”和“打白條”問題。探索遠程視頻監控、銷售登記備案等管用舉措,確保糧食庫存和信貸資金安全,2012年以來市場化收購業務連續12年“雙結零”。
大力推進模式創新,探索“新路徑”。順應糧油業務市場化轉型趨勢,發揮北糧南運節點優勢,先后探索推出“競拍貸”“糧港通”等融資模式。在系統內率先打造“e倉單”“e提單”模式,在有效落實封閉運行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實現數字技術與糧食流通的有機融合。
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做優“大農業”。堅持“全糧、全鏈、全行、全力”不動搖,推動形成“產購儲加銷”“水地種資技”全產業鏈支持模式。2018年以來,聚焦打造“國家高標準農田示范省”,累放農地貸款156.97億元;聚焦種業“卡脖子”問題,累放農業科技貸款33.6億元;聚焦建設海洋強省目標,累放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貸款36.72億元,貸款余額占全系統近5成;聚焦森林質量提升工程、林業生產基地建設,累放林業貸款29.25億元,助力打造“森林糧庫”。
強化金融幫扶 助力共同富裕
遼寧分行始終把服務脫貧攻堅和后續鞏固銜接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主動提供融資、融智、融商、融情服務,精準加大對重點地區和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以“真扶貧”帶來“真變化”。
“四融一體”奔小康。脫貧攻堅期間,積極參與全省脫貧攻堅規劃編制,圍繞15個省定貧困縣、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逐一定制脫貧攻堅金融服務方案。選派9名優秀干部到深度貧困縣掛職,發揮專業優勢和資金優勢,推動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2016年以來,累放幫扶貸款413億元,支持項目308個,累計服務和帶動貧困人口220余萬人次,精準幫扶貸款投放額和余額居全省金融機構首位。
千里扶貧顯擔當。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2019年以來,投放2.2億元農村公路扶貧貸款,完善西藏公路網架結構,打開藏北大通道。投放2.9億元精準扶貧貸款,支持甘肅、新疆貧困地區繁育玉米種業,精準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受益。投放1.05億元設施農業扶貧貸款,支持客戶參與貴州蛋雞扶貧基地協助扶貧。
駐村幫扶共致富。擇優選派優秀青年干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通過“萬企幫萬村”籌集資金近200萬元,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方式使貧困戶享受分紅收益,推動16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四個不減”提成色。保持組織領導、扶持政策、工作要求、考核標準“四個不減”,通過堅持開展定點幫扶、購買脫貧地區農產品、引進無償幫扶資金、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產品等措施,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0年以來,連續四年在人民銀行專項考核中獲得“優秀”。
聚焦產業興旺 推進鄉村振興
遼寧分行始終把服務產業興旺作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因企施策,2018年以來,累放農業產業貸款351.55億元,“貸”動農業強盛、農村富美、農民富裕。
因勢利導發展特色產業。貫徹“一地一產”發展思路,依托各地資源稟賦,積極推進白羽肉雞、小粒花生等產業集群建設,推動組建盤錦大米、丹東草莓、大連櫻桃、盤錦河蟹、鐵嶺梅花鹿、遼西雜糧等產業聯盟,助力打造地標農業品牌。2018年以來,累放農業特色產業貸款10.09億元,有力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
助力建設農村流通體系。因地制宜支持區域性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農產品集配中心建設等重點項目。為遼漁集團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一攬子支持捕撈、加工、倉儲、物流和交易全產業鏈發展,支持企業做優做強。2018年以來,累放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40.66億元,支持物流項目24個。
服務小微企業有效發展。將服務小微與支持特色產業相結合,探索供應鏈融資服務模式,與各級擔保機構建立多方合作機制,有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2019年以來,累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34.41億元,累計支持小微企業500余戶。
圈定重點領域 助推城鄉融合
遼寧分行積極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2011年以來,累放基礎設施貸款1885.44億元,助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鋪就鄉村振興路。對標國家《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助力遼寧“四好農村路”建設。2011年以來,累放農村路網建設貸款62.3億元,支持農村地區公路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
推動新型城鎮化。以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為抓手,大力支持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2011年以來,累放城鄉一體化貸款997.73億元,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互聯互通普惠共享。
▲大連拉樹房村、土城子村棚戶區改造項目
扮靚宜居新鄉村。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圍繞污水治理、垃圾收運處置和村莊清潔綠化等,積極支持鄉村水、電、路、氣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以來,累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貸款109.83億元,推動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
綠色金融引領 繪就生態畫卷
遼寧分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三農”綠色發展,不斷加大綠色金融供給力度,服務遼寧向新而生、向綠而行,描繪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新畫卷。
▲盤錦市海洋、濕地生態恢復及保護項目
護青山常在。圍繞筑牢自然生態屏障,培育整合森林資源,支持森林、廢棄礦山、沉陷治理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2021年以來,累放綠色貸款233.81億元。
保綠水長流。聚焦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農村供水、水生態保護治理等重點領域,2012年以來,累計投放水利建設貸款220.38億元,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提升人居品質、提高防汛能力。
促空氣常新。圍繞鄉村清潔能源發展新增長點,支持農村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開發,電網及儲能基礎設施建設,精準對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重點項目,2016年以來,累計向新能源企業投放貸款38.74億元,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農發行力量。
▲阜新市兩項49.5兆瓦風力發電項目
服務重大戰略 托穩經濟大盤
遼寧分行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全力完成好穩經濟促發展重點任務,以實際行動彰顯政策性銀行使命擔當。
支持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新冠疫情期間,緊密圍繞“六穩六保”要求,主動對接五部委重點名單企業,累放疫情防控應急貸款和復工復產貸款94.14億元,托穩百姓“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堅決貫徹落實生豬產業政策,積極主動對接頭部企業,累放生豬全產業鏈貸款16.93億元,支持生豬企業15戶,助推生豬產業快速恢復產能。
支持穩住地方經濟大盤。堅決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時出臺24條“穩大盤”舉措,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2022年以來,投放基礎設施基金33.4億元,撬動增加投資383.1億元,發揮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落實“三大工程”專項任務。2024年以來,積極跟進對接地方政府,主動提供融資融智服務,上下聯動、協同配合,全力保障“三大工程”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率先落地系統內東北地區首筆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和“平急兩用”專項貸款。截至9月末,服務“三大工程”已累計投放貸款12.5億元,為拉動投資、服務民生貢獻力量。
日月開新元,萬象起新篇。站在新的起點,遼寧分行將堅持“升速度、調節奏、提質量、增效益”工作主基調,落實“專業高效、擔當作為”工作總要求,聚焦“三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凝心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